[发明专利]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及模拟信号调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99701.4 | 申请日: | 201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7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于燕萍;张金龙;夏根明;司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F1/30 | 分类号: | H03F1/30;H03G3/00;H03H7/0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双极性零位与增益可调放大器及模拟信号调理器,特别是采用运放实现的放大倍数正负双极性可调与零位可调的电压放大器及带温度补偿与非线性校正的模拟信号调理器,属于信号变换运算与自动控制领域。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有电压型、简约型、电流型、衰减型与统调型、分调型等几种形式,电压型、简约型、电流型、衰减型放大器采用单运放电路,统调型、分调型放大器则采用双运放电路,模拟信号调理器由零位温偏调整器与倍率调整器组成,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是组成双极性零位增益可调放大器、模拟信号调理器的基础。本发明用途范围广、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极性 零位 增益 可调 放大器 模拟 信号 调理 | ||
【主权项】:
一种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有一个输入端ua与一个输出端va,根据结构或功能的差异有电压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简约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电流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衰减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统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六种形式;其特征在于:电压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另一端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通过电阻或电阻的并联电路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并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简约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另一端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接地、并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电流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并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另一端通过电阻接地,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衰减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运放的同相输入端接电位器的滑动端,电位器的二个固定端一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另一端接地,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接运放的输出端,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统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两个运放、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的滑动端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并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电阻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分调型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由两个运放、两个二极管、两个电位器与多个电阻组成,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通过两个电阻分别接两个电位器的一个固定端,两个电位器的滑动端分别通过两个二极管接第一运放的输出端,两个二极管相连的一侧极性相反,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两个电阻分别接两个电位器的另一个固定端、通过电阻接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入端ua、并通过电阻接第二运放的输出端,第二运放的输出端接为双极性增益可调放大器的输出端va。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9970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线性透镜变焦跟踪系统及应用
- 下一篇:产生3D图像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