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进分蘖的杂交水稻种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04311.1 | 申请日: | 2010-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0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岳民;陈正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岳民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分蘖的杂交水稻种植方法,属于粮食作物的种植方法,现有杂交水稻的秧苗插秧至稻田后分蘖较少、种植频次低而影响增产,本发明是于10月中、下旬将催芽种籽播种于透明大棚内的苗床上培育40-50天成小苗,再将小苗移栽到透明大棚内的寄秧田成秧苗,其间透明大棚内温度控制在4-15℃;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秧苗插秧于稻田至生长成熟。本发明经过低温期的育秧和移栽,延长秧龄和控制发芽期,使杂交水稻的秧苗经历更长时间的光合作用、吸收养份,为后期生长储备机能,使插秧后分蘖数量达到常规种植的3-5倍;同时改变了杂交水稻的种植时间,一年当中可以种植两季杂交水稻;由此以期达到增产。 | ||
搜索关键词: | 促进 分蘖 杂交 水稻 种植 方法 | ||
【主权项】:
促进分蘖的杂交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是:于10月中、下旬将催芽种籽播种于透明大棚内的苗床上培育40‑50天成小苗,再将小苗移栽到透明大棚内的寄秧田成秧苗,其间透明大棚内温度控制在4‑15℃;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秧苗插秧于稻田至生长成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岳民,未经吴岳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0431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率线性电源模块的机械结构和输入输出接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塑料嵌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