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管道泄漏监测方法及监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05435.1 | 申请日: | 2010-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8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封皓;靳世久;曾周末;安阳;张景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G01D5/353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气管道泄漏监测方法,包括:将一束光通过分布式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前端的第1耦合器,按功率1∶1分为两束光分别进入第1、第2单模传感光纤,到达末端后,两束光通过与第1、第2单模传感光纤分别熔接的第3、第4单模传感光纤返回分布式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前端的第2耦合器,在第2耦合器处汇合,产生干涉光信号,两束光在传输过程中,当传感光纤受到外界信号扰动时,干涉光信号发生变化,形成特征信号,根据相邻两个特征信号的时间差对扰动地点进行定位。该方法不仅具有很高的监测灵敏度和定位精度,而且监测系统容易实现、运行可靠。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管道 泄漏 监测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油气管道泄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将一束光通过分布式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前端的第1耦合器,按功率1∶1分为两束光分别进入分布式光纤微振动传感器的第1、第2单模传感光纤,到达末端后,所述两束光通过与第1、第2单模传感光纤分别熔接相连的第3、第4单模传感光纤,返回至分布式光纤微振动传感器前端的第2耦合器,在第2耦合器处汇合,产生干涉光信号,两束光在传输过程中,当传感光纤受到外界信号扰动时,干涉光信号发生变化,形成特征信号,根据相邻两个特征信号的时间差对扰动地点进行定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0543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