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防爆排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10864.8 | 申请日: | 201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7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黄院军;李新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电池防爆排气结构,属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防爆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导槽、防爆口、安全阀、软管;导槽将动力电池各防爆口或安全阀连接,各导槽之间用软管进行连接,软管末端与箱体外壁直接相通形成一个泄压总口,所有的防爆口或安全阀通过导槽或软管形成通路直接与外界相连并与高温端子、箱体内其他部件安全隔离。导槽与软管、箱体内其他结构均紧密接触。优点在于,主动防护,快速泄压并有效隔离,能显著提高电池组或电池包安全等级;气压传感器或气体分析仪连接以实现预警或动态故障分析;导槽和软管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相对低廉,易于实现,却耐高温的绝缘导槽还能起到固定电芯的作用。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防爆 排气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电池防爆排气结构,包括箱体、导槽、防爆口、防爆膜或安全阀、软管;其特征在于,导槽(5)将动力电池各防爆口或防爆膜或安全阀(2)连接,各导槽(5)之间用软管(6)进行连接,软管(6)末端与箱体外壁直接相通形成一个泄压总口,所有的防爆口或防爆膜或安全阀通过导槽(5)或软管(6)形成通路直接与外界相连,并与高温端子、箱体内其他部件隔离;导槽(5)与软管、电芯外壳、箱体内壁紧密接触;当电池包或电池组内产生气体时能够通过导槽以及软管直接排至电池包外,从而有效防止高温可燃气体在电池箱体内被引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1086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电池石墨烯纳米片-氢氧化钴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发光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