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分节能过程温度分布的非线性观测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13882.1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4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高;周叶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B01D3/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空分节能过程温度分布的非线性观测系统,包括与空分塔直接连接的现场智能仪表和DCS系统,所述DCS系统中包括存储装置、控制站和上位机,所述现场智能仪表与存储装置、控制站和上位机相连,所述的上位机包括用以预测空分塔将来时刻的温度分布的观测器,所述的观测器包括检测模块、温度分布函数拟合模块、将来时刻空分塔温度预测模块和温度预测误差补偿模块。本发明也提供了一种空分节能过程温度分布的非线性动态观测方法。本发明能够有效快速的在线预测空分节能过程的温度状态变化,准确地反应空分节能过程的强非线性性,耦合性等复杂非线性动态特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过程 温度 分布 非线性 观测 系统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空分节能过程温度分布的非线性观测系统,包括与空分塔直接连接的现场智能仪表和DCS系统,所述DCS系统包括存储装置、控制站和上位机,所述现场智能仪表与存储装置、控制站和上位机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包括用以预测空分塔将来时刻的温度分布的观测器,所述观测器包括:温度分布函数拟合模块,用以采用历史数据库中的各块塔板温度Ti拟合温度分布函数,并将拟合参数存储到历史数据库当中,通过式(1)(2)得到:T ^ i = T min , r + T max , r - T min , r 1 + e - k r ( i - S r ) ]]> i=1,2,……,f-1 (1)T ^ i = T min , s + T max , s - T min , s 1 + e - k s ( i - S s ) ]]> i=f,f+1,……,n (2)其中,i为塔板编号,f为进料板编号,n为上塔塔底编号,
为第i块塔板处预估温度,Tmin,r、Tmax,r、kr、Tmin,s、Tmax,s、ks为拟合参数,Sr、Ss分别为空分塔下塔、上塔液相温度分布曲线的位置;将来时刻空分塔温度预测模块,用以根据当前温度数据以及温度分布函数预测将来时刻的温度分布,该模块包括以下过程:①当前时刻温度分布曲线位置变化速度计算,通过式(3)-(9)得到:X i , N = P × α N × 10 ( T i + c N b N - a N ) - 1 α N - 1 - - - ( 3 ) ]]>X i , O = P × α O × 10 ( T i + c O b O - a O ) - 1 α O - 1 - - - ( 4 ) ]]>y 1 , N ( k ) = α N x 1 , N ( k ) ( α N - 1 ) x 1 , N ( k ) + 1 - - - ( 5 ) ]]>y 1 , O ( k ) = α O x 1 , O ( k ) ( α O - 1 ) x 1 , O ( k ) + 1 - - - ( 6 ) ]]>y f , O ( k ) = α O x f , O ( k ) ( α O - 1 ) x f , O ( k ) + 1 - - - ( 7 ) ]]>dS r dt ( k ) = [ - V 1 y 1 , N ( k ) - L n x n , N ( k ) + Σ i = 1 n F i ( k ) x f i , N ( k ) ] ( α N - 1 ) ( 1 + e - k r ( i - s r ) ) 2 M ( x n , N ( k ) - x 1 , N ( k ) ) Pα N ( T max , r - T min , r ) k r e - k r ( i - s r ) Σ i = 1 f - 1 ln 10 T i + c N - a N b N - - - ( 8 ) ]]>dS s dt ( k ) = [ - V f y f , O ( k ) - L n x n , O ( k ) + Σ i = 1 n F i ( k ) x f i , O ( k ) ] ( α O - 1 ) ( 1 + e - k s ( i - s s ) ) 2 M ( x n , O ( k ) - x 1 , O ( k ) ) Pα O ( T max , s - T min , s ) k s e - k s ( i - s s ) Σ i = f n ln 10 T i + c O - a O b O - - - ( 9 ) ]]> 其中,k为当前采样时刻,下角标i为塔板编号,1为下塔塔顶编号,n为上塔塔底编号,下角标N、O分别代表氮和氧,上角标f代表进料,Xi,N、Xi,O分别为空分塔中第i块塔板处氮、氧的液相组分浓度,P为空分塔压强,Ti为第i块塔板处的温度,αN、αO分别为氮和氧相对于氩的相对挥发度,aN、bN、cN、aO、bO、cO为安东尼常数,Fi(k)为k采样时刻第i块塔板进料流量,Ln为上塔塔底液相流率,V1为下塔塔顶汽相流率,xn,N(k)、xn,O(k)分别为k采样时刻上塔塔底氮、氧的液相组分浓度,xl,N(k)、xl,O(k)分别为k采样时刻下塔塔顶氮、氧的液相组分浓度,yf,O(k)分别为k采样时刻进料板氧汽相组分浓度,y1,N(k)、y1,O(k)分别为k采样时刻下塔塔顶氮、氧汽相组分浓度,xfi,N(k),xfi,O(k)分别为第i块塔板的进料液氮组分浓度和进料液氧组分浓度,M为塔板持液量,
分别为下塔、上塔温度分布位置变化速度;②下一时刻波形位置以及下一时刻温度分布,通过式(10)-(13)得到:S r ( k + 1 ) = S r ( k ) dS r dt ( k ) × δ - - - ( 10 ) ]]>S s ( k + 1 ) = S s ( k ) dS s dt ( k ) × δ - - - ( 11 ) ]]>T ^ i ( k + 1 ) = T min , r + T max , r - T min , r 1 + e - k r ( i - S r ( k + 1 ) ) ]]> i=1,2,……,f-1 (12)T ^ i ( k + 1 ) = T min , s + T max , s - T min , s 1 + e - k s ( i - S s ( k + 1 ) ) ]]> i=f,f+1,……,n (13)其中,δ为采样周期,Sr(k)、Ss(k)分别为k采样时刻下塔、上塔温度分布曲线位置,Sr(k+1)、Ss(k+1)分别为k+1采样时刻下塔、上塔温度分布曲线位置,
为k+1时刻下塔或上塔第i块塔板温度的预测值;温度预测误差补偿模块,用以从历史数据库中获取当前温度测量值,以及预测值,计算预测误差,修正温度预测值,通过式(14)(15)得到r i ( k ) = T i ( k ) - T ^ i ( k ) ]]> i=1,2,……,n (14)X i % ( k + 1 ) = T ^ i ( k + 1 ) + r i ( k ) ]]> i=1,2,……,n (15)其中,Ti(k)为k+1采样时刻第i块塔板的温度,ri(k)为k采样时刻第i块塔板的温度预测误差,
为k+1采样时刻第i块塔板的温度预测修正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13882.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