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碳纳米管簇填充硅通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0449.0 | 申请日: | 2010-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2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影;张霞;王腾;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大瑞沪微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60 | 分类号: | H01L21/6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电子封装微中的用碳纳米管簇填充硅通孔的方法。该方法是:用光刻技术及深反应离子腐蚀技术在硅片上制造具有特定形状和排列的孔。将由三氧化二铝和铁组成的催化层沉积于孔的底部。在一定气体流量和温度下碳纳米管簇自孔底部开始生长。然后,在硅片上表面及碳纳米管簇表面溅射一层由硅和光刻胶组成的支撑层。用研磨和化学机械平坦化方法磨出整齐平整的碳纳米管簇表面和硅表面。在碳纳米管簇表面镀钛/金金属化镀层作为焊盘。去除硅片背面的硅直到碳纳米管簇底部露出为止。最后,在硅片背面也镀一层钛/金金属化镀层,便可得到用碳纳米管簇填充的硅通孔。通过本发明中的方法可得到孔径接近20微米的硅通孔,进而满足未来电子元器件密集化和小型化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填充 硅通孔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碳纳米管簇填充硅通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以下的工艺过程和步骤:(1)使用光刻工艺和深反应离子腐蚀法在硅片上制造出所需形状和排列的孔,孔径为20~50微米,孔深为100~150微米,光刻工艺中覆盖在硅表面的光刻胶暂不去除;(2)使用电子束蒸镀法在被光刻胶覆盖并有孔的硅片上沉积一层由6~12纳米厚的三氧化二铝和1~3纳米厚的铁组成的催化层;(3)使用异丙酮和去离子水洗去光刻胶及其上的催化层,此时,仅有孔的底部保留有催化层;(4)将硅片放入直径为4厘米,长度为50厘米的石英管;在石英管中通入800~1000sccm的氩气和100~300sccm的氢气,同时,将硅片加热到500~700℃并保持10~20分钟;(5)在反应器中充入3~10sccm的乙炔气体,同时将氩气和氢气的流量调整为500~700sccm,进行碳纳米管簇的孔内生长;(6)碳纳米管簇在孔内生长15~20分钟之后关闭乙炔气,将氩气调整到800~1000scm,将氢气调整到100~300sccm,同时,停止加热,待芯片冷却到室温后从石英管中取出;(7)在带有碳纳米管孔的硅片上溅射一层由600~900纳米厚的硅及10~20微米厚的光刻胶组成的支撑层;(8)使用紫外线照射光刻胶,待光刻胶硬化后使用研磨法和化学机械平坦化法打磨出平整的碳纳米管簇表面和硅表面;研磨过程中,设备转速为15~30转每分钟,研磨压力为10~25KPa;机械平坦化过程中,设备转速为25~50转每分钟,打磨压力为10~20KPa;(9)使用光刻和电子束蒸镀法在打磨平整的碳纳米管簇上制备钛/金焊盘,其中钛的厚度为15~25纳米,金的厚度为60~90纳米;(10)在硅片的背面,使用腐蚀工艺去除硅,直到暴露出碳纳米管簇的底部,然后在腐蚀后的硅背部表面溅射一层钛/金镀层,其中钛的厚度为25~40纳米,金的厚度为300~500纳米,至此,便完成了由碳纳米管簇填充的硅通孔的制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大瑞沪微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大瑞沪微系统集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2044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肢体骨折整复牵引装置
- 下一篇:骨折复位牵引砣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 基本电气元件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