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高氨氮废水短程硝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1247.8 | 申请日: | 2010-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1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高会杰;李志瑞;张霖;唐似茵;黎元生;许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抚顺宏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李微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高氨氮废水短程硝化的方法,包括亚硝化优势菌群的培养和以该菌群作为接种物进行含氨污水处理,取培养的亚硝化优势菌群按照投加后污泥浓度为800-2000mg/L投加到曝气反应器中处理含氨污水,处理条件为:温度18-40℃,溶解氧0.1~3mg/L,pH7-9。本发明方法采用独特的亚硝化优势菌群培养方法,可以获得稳定高效的含氨氮污水处理效果,解决了短程硝化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不稳定的难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高氨氮 废水 短程 硝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实现高氨氮废水短程硝化的方法,包括亚硝化优势菌群的培养和以该菌群作为接种物进行含氨污水处理,取培养的亚硝化优势菌群按照投加后污泥浓度为800‑2000mg/L投加到曝气反应器中处理含氨污水,处理条件为:温度18‑40℃,溶解氧0.1~3mg/L,pH7‑9;其中亚硝化优势菌群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三个培养阶段:第一阶段:富集亚硝酸菌和硝酸菌的混合菌群,获得氨氮去除率达90%以上的硝化菌群;第二阶段:采用高温培养与常温培养交替进行的方法,进行硝酸菌淘洗,逐渐提高亚硝酸菌的优势地位,高温培养与常温培养的交替培养方法进行2~6次;至亚硝化率大于50%时转入第三阶段培养;常温培养条件为:温度为15~30℃,溶解氧0.1~3mg/L,pH值6~9,培养时间为5~30天;高温培养的条件为:温度比常温培养温度高2~20℃,溶解氧0.1~3mg/L,pH值6~9,培养时间为5~30天;第三阶段:改变溶解氧和pH条件进行硝酸菌的进一步淘洗和亚硝酸菌的驯化,直到亚硝化率稳定在65%以上,结束一个周期的培养,获得亚硝化菌占优势的菌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2124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鼓刹
- 下一篇:一种单缸柴油机机油滤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