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电流相减技术的带隙基准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2587.2 | 申请日: | 2010-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3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钢;朱文锐;尹韬;高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F3/30 | 分类号: | G05F3/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电流相减技术的带隙基准电路,以“电流相减”技术实现温度补偿,包括两个负温度系数(CTAT,Complementary To Absolute Temperature)的电流产生电路和一个电流相减电路。其中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各由两个PMOS管、一个放大器(OPA)、一个电阻、一个三极管构成。电流相减电路由两个PMOS管、两个NMOS管、一个电阻构成。本发明电路通过两个CTAT电流产生电路的“电流相减”,获得了比较稳定的带隙基准,具有温度系数低,所需电源电压低(可小于1V)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电流 技术 基准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电流相减技术的带隙基准电路,包括两个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和电流相减电路;其特征在于,两个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位于带隙基准电路的左、右边,中间为电流相减电路;其中: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包括两个PMOS管、一个运算放大器(OPA)、一个电阻和一个三极管;第一PMOS管(PM1a)和第PMOS管(PM1b)的源极分别接电源(VDD),第一PMOS管(PM1a)的栅极分别接第PMOS管(PM1b)的栅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的输出极;第一PMOS管(PM1a)的漏极分别接第一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的正输入端;第PMOS管(PM1b)的漏极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OPA1)的负输入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第一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基极接地;电流相减电路包括两个PMOS管、两个NMOS管和一个电阻;第五PMOS管(PM1c)和第六PMOS管(PM2c)的源极接电源(VDD),第五PMOS管(PM1c)的栅极接第一PMOS管(PM1a)的栅极,第六PMOS管(PM2c)的栅极接第三PMOS管(PM2a)的栅极;第五PMOS管(PM1c)的漏极接第三电阻(Rref)的一端和第一NMOS管(NMa)的漏极,第六PMOS管(PM2c)的漏极接第NMOS管(NMb)的漏极、第二NMOS(NMb)的栅极和第一NMOS管(NMa)的栅极;第三电阻(Rref)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NMOS管(NMa)的源极,第NMOS管(NMb)的源极连接,并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22587.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式系统软件升级的方法
- 下一篇:压力自动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