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点同时快速行进的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24760.2 | 申请日: | 2010-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7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学;李飞雪;程亮;李满春;杨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46 | 分类号: | G06K9/46;G06K9/5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点同时快速行进的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属于半自动遥感影像道路提取领域。其步骤为:构建快速行进速度项;选择多个道路特征点,进行初始行进状态的设定;按照多点同时快速行进方法遍历影像,按照设定的有效鞍点判定准则提取有效鞍点;从有效鞍点出发逆向搜索,提取最短路径;利用最短路径点位信息构建连续矢量线状道路。本发明提高了现有快速行进方法的提取效率,通过有效鞍点判定准则的设定剔除错误捷径,提高了道路提取的正确率,降低了道路提取后续处理的复杂度,通过最短路径点位信息构建连续矢量线状要素,避免了数据格式的转换,能够直接应用于国家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道路信息的维护与更新。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点 同时 快速 行进 遥感 影像 道路 提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多点同时快速行进的遥感影像道路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以影像归一化灰度、梯度和边缘增强影像数据作为快速行进速度项1/P(x);步骤2:对影像每个单元点x,设定U(x)=+∞,V(x)=0;步骤3:对每一个起始点pm,设定U(pm)=0,V(pm)=m,标记为Active点,以红黑树数据结构作为Active点集合,将起始点pm加入Active点集合中,Q←Q∪pm;步骤4:当Q不为空集时,重复进行如下操作:(1)找到U值最小的Active点xmin,将其标记为Alive点,将其从Active点集合中移除;(2)对于任意xn∈Nnon-alive(xmin),如果xn是Active点,并且存在xalive∈Nalive(xn),使得V(xalive)≠V(xn),则xn是边界点,若S(V(xalive),
并且xn满足有效鞍点判定条件IsValidSaddlePoint(xn),则xn是有效鞍点,将xn加入有效鞍点集合,S←S∪V(xn);判断边界点xn是否为有效鞍点的方法IsValidSaddlePoint(xn)的具体实现过程为:根据判定条件,从求得的鞍点中再次筛选,选择位于道路上的有效鞍点;作为有效鞍点判定准则的有:①准则1:仅将起始点pm和最先与其相遇的起始点pn(m≠n)之间的psaddlepoint作为有效鞍点;②准则2:仅将U(psaddlepoint)<U0的psaddlepoint作为有效鞍点,U0为给定的最小能量阈值;(3)对于任意xn∈Nnon-alive(xmin),如果xn是Active点,更新xn的U值,U(xn)=Update(xn,Nalive(xn);(4)对于任意xn∈Nnon-alive(xmin),如果xn是Faraway点,V(xn)=V(xmin),将其改标记为Active点;步骤5:对任意s(m,n)∈s,分别按照逆向搜索求取s(m,n)与pm,pn之间的最短路径Pathm与Pathn,连接两条路径,得到pm,pn之间的最短路径Pathmn;具体实现过程为:定义p1为起始点,U1为p1的最小能量图,p2为终点,psearch为当前搜索点,sign为循环标记,Nalive(x)为点x的已到达四邻点,
为位于p1,p2最短路径上的单元点的集合;初始化:psearch=p2,sign为true;当sign为true时重复如下操作:如果p1∈Nalive(psearch),sign为false;对xn∈Nalive(psearch),找出U1(xn)最小的点xmin,令psearch=xmin,将xmin加入
步骤6:用提取的多条最短路径的点位信息构建Shapefile格式矢量线状要素集,作为最终的道路提取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2476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气保暖织物改良结构
- 下一篇:双经玻璃纤维布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