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5731.8 | 申请日: | 2010-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4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燕;李红山;彭梦侠;李善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应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8/02 | 分类号: | H01M8/02;H01M2/16;C08L27/12;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将钨粉溶于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异丙醇,静置,分解掉过量的过氧化氢制得含钨溶液;将含钨溶液与全氟磺酸溶液混合,用有机溶剂调整混合液,使混合液中固体含量成一定比例;将混合液搅拌,超声处理,浇注到水平的模具中;程序升温,控制加热条件,使含钨化合物在成膜过程中通过分子间脱水生成三氧化物;烘干溶剂,脱膜,得到厚度为50~250μm的质子交换膜。本发明具有高阻醇性能、高质子电导率、工艺简便的特点,质子交换膜的成本低于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甲醇 燃料电池 质子 交换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取1质量份钨粉溶到12~32体积份质量浓度30%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6~12体积份异丙醇和6~12体积份去离子水,反应液静置24~48h,钨粉溶解完全,过滤,得到含钨的溶液;(2)将步骤(1)所得的含钨溶液与10~20体积份质量浓度10%的全氟磺酸树脂溶液混合,用有机溶剂调混合液中三氧化钨和全氟磺酸树脂的比例,使三氧化钨与全氟磺酸树脂的质量之和占混合液体积的1~20%,搅拌混合液,超声处理1~3小时,静置至气泡基本消失,脱泡,形成制膜液;(3)将步骤(2)所得的制膜液浇注到水平的模具中,以2℃/min的速度升温,升温至50~80℃时恒温加热0.5~2小时,继续升温,当升温至120~150℃时恒温加热3~15小时,得到厚度为50~250μm质子交换膜;上述质量与体积的比例关系是指克与毫升的关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应学院,未经嘉应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2573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