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力割缝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1230.0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恩元;宋大钊;李忠辉;刘晓斐;沈荣喜;赵恩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6 | 分类号: | E21C41/16;E21F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水力割缝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根据具体煤矿冲击的地质、采矿条件及冲击地压特点,利用不同方式的水力割缝防治冲击地压。对于煤柱型冲击,采用煤层深部径向水力割缝防治冲击地压;对于底臌型冲击,采用在巷道两侧底脚径向水力割缝防治冲击地压;对于构造型或动压型冲击,采用环向水力割缝或环向、深部径向水力割缝相结合防治冲击地压。形成的缝槽群起到煤岩体卸压和屏蔽或减弱应力及变形能传播的作用,能够起到有效防治冲击地压的效果。该方法也可应用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巷道变形和抽放卸压瓦斯,也可应用于金属矿山、隧道或煤矿的岩爆防治。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防治 冲击 地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水力割缝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具体煤矿冲击的地质、采矿条件及冲击地压特点,采用高压水对煤柱型冲击地压、底臌型冲击地压、构造型或动压型冲击地压进行水力割缝,分别如下:煤柱型冲击地压:向煤层方向施工单排或多排钻孔,孔深5~12m,由孔底往外至距孔口2~3m处,采用深部径向水力割缝,在煤层中形成深部径向缝槽(2),使煤岩层卸压,防止煤柱型冲击地压的发生,并减弱煤柱型冲击地压发生时的应力和能量传递及对巷道的破坏;底臌型冲击地压:采用在巷道两侧底脚径向水力割缝,在巷道两侧底脚处施工多个底脚径向缝槽(3),以降低巷道底板的应力集中程度,防止底臌型冲击地压的发生,并减弱底臌型冲击地压发生时的应力和能量传递及对巷道底板的破坏;构造型或动压型冲击地压:采用在巷道周边煤层内环向水力割缝或环向、深部径向水力割缝,在巷道周边的煤层中施工环向缝槽(4)或环向缝槽(4)和深部径向缝槽(2),使巷道围岩在径向方向上或径向、环向两方向均卸压,防止构造型或动压型冲击地压的发生,并屏蔽或减弱冲击地压发生时的应力和能量传递及对巷道的破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3123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井下黄土充填采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提高热风炉安全性的DCS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