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乙烯原位共聚催化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1476.8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6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朱雅杰;胡杰;朱博超;赵旭涛;徐人威;张明革;史君;宫国平;白虹;黄安平;刘志军;张平生;高琳;刘永军;刘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0/02 | 分类号: | C08F210/02;C08F4/70;C08F4/6592;C08F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琰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乙烯原位共聚催化体系,主要由球形MgCl2/SiO2负载的齐聚催化剂、球形MgCl2/SiO2负载的共聚催化剂、烷基铝氧烷组成,所述的球形MgCl2/SiO2载体粒径10~30μm,MgCl2与SiO2的质量配比0.5∶1~20∶1,齐聚催化剂为α-双亚胺吡啶铁系配合物,共聚催化剂是以Zr为中心原子的茂金属配合物;齐聚与共聚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8~100∶1,齐聚催化剂中以每克固体催化剂计,金属Fe含量1~100μmol;共聚催化剂中以每克固体催化剂计,金属Zr含量1~100μmol;齐聚和共聚催化剂中以每克固体催化剂计,Al含量0.01~0.3g。该催化体系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单一载体负载或均相催化剂带来的诸多问题,可在50~90℃下实现乙烯原位聚合,催化剂活性高,获得聚合物的堆密度高,细粉少,适合在气相聚合和浆液聚合中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乙烯 原位 共聚 催化 体系 | ||
【主权项】:
1.乙烯原位共聚催化体系,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球形MgCl2/SiO2负载的齐聚催化剂、球形MgCl2/SiO2负载的共聚催化剂、烷基铝氧烷组成,所述的球形MgCl2/SiO2载体粒径10~30μm,MgCl2与SiO2的质量配比0.5∶1~20∶1;齐聚催化剂为符合通式(I)的α-双亚胺吡啶铁系配合物:
其中R1=-H或-CH3;R2=-CH3、-CH(CH3)2或-OCH3;R3=-CH3、-CH2CH3、-CH(CH3)2、-Br、-Cl或-F;X=-Br或-Cl;共聚催化剂是以Zr为中心原子的茂金属配合物;齐聚催化剂与共聚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8~100∶1,齐聚催化剂中以每克固体催化剂计,金属Fe含量1~100μmol;共聚催化剂中以每克固体催化剂计,金属Zr含量1~100μmol;齐聚和共聚催化剂中以每克固体催化剂计,Al含量0.01~0.3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3147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