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边部减薄的优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2489.7 | 申请日: | 2010-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2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海;常安;刘光明;佟强;周建;阳代军;令狐克志;滕华湘;吴辉;朱国森;李飞;刘李斌;王海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40 | 分类号: | B21B3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吕中强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控制边部减薄的优化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迭代方法进行计算,首先给定初始横移量S0,考虑到辊系弹性变形,确定轧制时的实际辊缝形状,由此辊缝形状即可确定轧后的实际轧件横向厚度分布,然后通过调整工作辊横移量重新计算,当板带比例凸度小于1%,而且边部减薄为最小的时候,确定工作辊的横移位置,计算出工作辊横移设定值。通过有效控制工作辊的轴向移动,改变辊系的接触状态,消除有害的接触应力,改善边部减薄的现象。本发明通过优化工作辊横移设置,改善了板材的边部减薄严重的情况,提高了成材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边部减薄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控制边部减薄的优化方法,其特征是采用迭代方法进行计算,首先给定初始横移量S0,考虑到辊系弹性变形,确定轧制时的实际辊缝形状,由此辊缝形状即可确定轧后的实际轧件横向厚度分布,然后通过调整工作辊横移量重新计算,当板带比例凸度小于1%,而且边部减薄为最小的时候,确定工作辊的横移位置,计算出工作辊横移设定值;以影响函数法为思想编制轧辊弹性变形程序,建立轧辊辊系弹性变形矩阵基本方程;轧辊辊系弹性变形矩阵基本方程包括6个力 变形关系方程,4个平衡方程,3个变形协调关系方程;影响函数计算包括工作辊弹性弯曲影响函数,中间辊弹性弯曲影响函数,支撑辊弹性弯曲影响函数,工作辊弯辊力影响函数和中间辊弯辊力影响函数;压扁影响函数包括辊间压扁影响函数理论模型和轧制力引起的工作辊弹性压扁影响函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32489.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40Cr线棒材力学性能预报系统
- 下一篇:两辊线材辊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