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剂量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效应定量的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36713.X | 申请日: | 2010-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7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沈国清;余月书;姜官鑫;朱鸿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检测技术领域的低剂量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效应定量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检测装置用不透水隔板平均分隔为6个回避槽;配制染毒土壤,加入到检测装置中;在每个回避槽中等量加入10-20条土壤测试动物恒温培养;计算土壤蚯蚓回避百分率;采用线性模型拟合法,建立污染物不同浓度与蚯蚓回避率的剂量-反应关系,制作标准曲线;将现场采集的污染土壤,放入其中一个回避槽中,计算土壤测试动物的回避反应,并由毒性效应模型计算污染物的浓度。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观察、实验周期短、反应灵敏度高、测试终点与生态相关等优点,既适合于污染土壤的修复检测,也可用于在紧急或突发事件中对污染土壤进行快速的风险筛查和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剂量 污染 土壤 生态 毒性 效应 定量 检测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低剂量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效应定量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先在检测装置的圆筒外壁上画一条中间标记线,用不透水隔板平均分隔为6个回避槽;第二步:配制染毒土壤,按随机排列方式加入到检测装置中;第三步:在每个回避槽中等量加入10 20条土壤测试动物,将检测装置置于20±1℃恒温培养箱中恒温培养;第四步:先将塑料挡板沿标记的中间线位置插入开放式回避槽中,以阻断蚯蚓在对照土壤和污染土壤之间的自由迁移,然后将土壤取出,分别计数对照和污染土壤中的蚯蚓数目,若蚯蚓被插入的塑料挡板切为两半,则不管该蚯蚓残体的长度如何,均被分别记为0.5条,每条蚯蚓只用于1次实验,每个组合重复5次,计算土壤蚯蚓回避百分率;第五步:采用线性模型拟合法,建立污染物不同浓度与蚯蚓回避率的剂量 反应关系,制作标准曲线;第六步:将现场采集的污染土壤,放入其中一个回避槽中,计算土壤测试动物的回避反应,并由毒性效应模型计算污染物的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36713.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阻挡层上具有钌电镀层的ULSI微细配线构件
- 下一篇:便携式无线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