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副整体误差测量技术及其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37779.0 | 申请日: | 201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5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石照耀;康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2 | 分类号: | G01M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魏聿珠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开创性地提出了可以替代传动误差的新误差指标(齿轮副整体误差)及其测量方法。其测量方法是:以齿轮整体误差测量技术为基础,采用间接测量法,得到齿轮副每个共轭齿对上的全部误差信息和完整啮合周期上的误差数据,既解决了传动误差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又使由我国首创的齿轮整体误差理论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测量得到的齿轮副整体误差曲线的外包络线就是传动误差曲线,相对于传动误差,齿轮副整体误差包含的误差信息更全面、更完整,不仅反映了主从轮误差相互作用的大小,而且反映了误差作用的形式和具体过程。它既可用于齿轮啮合过程的研究和传动质量的评定,又可用于误差溯源和工艺分析,也可以研究在双啮区同时参与啮合的两个轮齿的误差是如何相互影响传动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整体 误差 测量 技术 及其 测量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新的齿轮副误差理论:齿轮副整体误差,其特征在于:齿轮副整体误差是把主从动轮各共轭齿面上全部共轭点对的误差按实际啮合顺序全部统一在啮合线(或啮合线族)上而形成的一种齿轮副误差集合,它反映了啮合过程中主从轮误差相互作用的形式、作用的具体过程和作用的结果,克服了传动误差在研究问题中的局限性,既可用于齿轮啮合过程的研究和传动质量的评定,又可以用于误差溯源,进行齿轮工艺误差的分析;单对齿轮副的整体误差曲线由三部分组成,依据啮合顺序依次是:
和
包含了从齿根到齿顶全部齿面上的误差信息,描述了一对轮齿的完整啮合过程。其中:
段和
段分别是从动轮和主动轮的顶刃啮合段的误差曲线,
段是正常渐开线啮合过程的误差曲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3777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道车辆用电力转换装置
- 下一篇:具有杆件的线束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