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可变直径轮的组合弹簧变径轮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46004.X | 申请日: | 2010-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54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徐国艳;崔莹;陈新波;姚圣卓;药小江;刘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9/02 | 分类号: | B60B9/02;B60B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李有浩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可变直径轮的组合弹簧变径轮架,该轮架由轮毂和弹性变径件组成,弹性变径件与轮毂的安装采用心形弹簧实现。该组合弹簧变径轮架通过B轮毂相对于A轮毂和C轮毂转动一定角度下,同时带动弹性变径件在B轮毂圆周方向上产生转动,使弹性变径件张开或合拢,从而实现可变直径轮的轮径可变。本发明轮架采用弹簧钢板结构,完全避免活动铰链联接,去除了摩擦副,不用采取密封和润滑措施,使结构更加紧凑,大大增加了可靠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可变 直径 组合 弹簧 轮架 | ||
【主权项】:
一种适用于可变直径轮的组合弹簧变径轮架,其特征在于:该轮架由三个轮毂和六个弹性变径件组成,弹性变径件与轮毂的安装采用心形弹簧实现;弹性变径件的张开或合拢,从而实现可变直径轮的轮径变化;三个轮毂是指A轮毂(7)、B轮毂(8)和C轮毂(9);所述三个轮毂的排列顺序是在轮心线上顺次排布为A轮毂(7)、B轮毂(8)和C轮毂(9);B轮毂(8)相对于A轮毂(7)和C轮毂(9)转动,从而实现了轮架的张开或合拢;A轮毂(7)的中心设有通孔,A轮毂(7)的外缘上均布有六个结构相同的A斜凸台(71)、B斜凸台(72)、C斜凸台(73)、D斜凸台(74)、E斜凸台(75)、F斜凸台(76);B轮毂(8)的中心设有通孔,B轮毂(8)的外缘上均布有六个结构相同的G斜凸台(81)、H斜凸台(82)、I斜凸台(83)、J斜凸台(84)、K斜凸台(85)、L斜凸台(86);C轮毂(9)的中心设有通孔,C轮毂(9)的外缘上均布有六个结构相同的M斜凸台(91)、N斜凸台(92)、O斜凸台(93)、P斜凸台(94)、Q斜凸台(95)、R斜凸台(96);六个弹性变径件是指结构相同的A弹性变径件(1)、B弹性变径件(2)、C弹性变径件(3)、D弹性变径件(4)、E弹性变径件(5)和F弹性变径件(6);A弹性变径件(1)、B弹性变径件(2)、C弹性变径件(3)、D弹性变径件(4)、E弹性变径件(5)和F弹性变径件(6)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排布在三个轮毂的外缘;A弹性变径件(1)包括有轮脚簧片(11)、T形支撑板(12)、U形支撑板(13)、A心形弹簧(14)、B心形弹簧(15)和C心形弹簧(16);其中,A心形弹簧(14)、B心形弹簧(15)和C心形弹簧(16)的结构相同;轮脚簧片(11)为一体加工成型件,其两端分别设计成心形弹簧结构,即A侧板(111)与A斜面(113)形成一个心形弹簧,且夹角β=30度~50度;B侧板(112)与B斜面(114)形成另一个心形弹簧,且夹角β=30度~50度;轮脚簧片(11)的顶面(115)、A斜面(113)和B斜面(114)用于橡胶轮脚块的安装,轮脚簧片(11)的A侧板(111)用于与T形支撑板(12)的一端通过螺钉与螺母连接;轮脚簧片(11)的B侧板(112)用于与U形支撑板(13)的连体端(133)通过螺钉与螺母连接;U形支撑板(13)上设有A支臂端(131)、B支臂端(132)和连体端(133);A弹性变径件(1)的安装关系为:T形支撑板(12)的一端安装在轮脚簧片(11)的A侧板(111)上,T形支撑板(12)的另一端安装在A心形弹簧(14)的A活动连接板面(142)上;U形支撑板(13)的连体端(133)安装在轮脚簧片(11)的B侧板(112)上,U形支撑板(13)的A支臂端(131)安装在B心形弹簧(15)的B活动连接板面(152)上,U形支撑板(13)的B支臂端(132)安装在C心形弹簧(16)的C活动连接板面(162)上;A心形弹簧(14)的A静止连接板面(141)安装在B轮毂(8)的L斜凸台(86)上;B心形弹簧(15)的B静止连接板面(151)安装在A轮毂(7)的A斜凸台(71)上;C心形弹簧(16)的C静止连接板面(161)安装在C轮毂(9)的M斜凸台(91)上;根据A弹性变径件(1)与A轮毂(7)、B轮毂(8)、C轮毂(9)的装配关系,依次类推得到B弹性变径件(2)、C弹性变径件(3)、D弹性变径件(4)、E弹性变径件(5)和F弹性变径件(6)分别与A轮毂(7)、B轮毂(8)、C轮毂(9)上斜凸台的装配关系为:B弹性变径件(2)的A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B轮毂(8)的G斜凸台(81)上,B弹性变径件(2)的B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A轮毂(7)的B斜凸台(72)上,B弹性变径件(2)的C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C轮毂(9)的N斜凸台(92)上;C弹性变径件(3)的A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B轮毂(8)的H斜凸台(82)上,C弹性变径件(3)的B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A轮毂(7)的C斜凸台(73)上,C弹性变径件(3)的C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C轮毂(9)的O斜凸台(93)上;D弹性变径件(4)的A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B轮毂(8)的I斜凸台(83)上,D弹性变径件(4)的B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A轮毂(7)的D斜凸台(74)上,D弹性变径件(4)的C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C轮毂(9)的P斜凸台(94)上;E弹性变径件(5)的A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B轮毂(8)的J斜凸台(84)上,E弹性变径件(5)的B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A轮毂(7)的E斜凸台(75)上,E弹性变径件(5)的C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C轮毂(9)的Q斜凸台(95)上;F弹性变径件(6)的A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B轮毂(8)的K斜凸台(85)上,F弹性变径件(6)的B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A轮毂(7)的F斜凸台(76)上,F弹性变径件(6)的C心形弹簧的A静止连接板面安装在C轮毂(9)的R斜凸台(96)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4600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CCFL灯管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永磁铁识别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