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钢低匹配等承载焊接接头随焊冲击碾压焊缝整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1694.8 | 申请日: | 2010-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0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方洪渊;王涛;杨建国;刘雪松;张勇;周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P9/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徐爱萍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高强钢低匹配等承载焊接接头随焊冲击碾压焊缝整形装置,它涉及一种焊缝整形装置。本发明解决了机械加工焊缝整形存在的对工件进行重复装夹,费时费力,不利于推广,焊后机械加工过程增加焊缝表面微裂纹对承受动载的构件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本发明的空气锤的锤头与冲击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导向套的下端安装在碾压轮导向架的台肩孔内,碾压轮支座设置在碾压轮导向架的安装孔内,冲击杆与碾压轮支座通过冲击杆轴连接,前碾压轮和后碾压轮前后并列设置,前碾压轮通过一个轴销与碾压轮导向架上相应的一对第二纵向长圆孔连接,后碾压轮通过剩余的一个轴销与碾压轮导向架上剩余的一对第二纵向长圆孔连接。本发明适用于对焊缝的整形。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匹配 承载 焊接 接头 冲击 碾压 焊缝 整形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高强钢低匹配等承载焊接接头随焊冲击碾压焊缝整形装置,它包括定位机架(15)和空气锤(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缝整形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套(16)、第二固定套(17)、导向套(2)、冲击杆(3)、碾压轮导向架(4)、碾压轮支座(5)、前碾压轮(6)、后碾压轮(7)、连接销钉(10)、冲击杆轴(12)、两个轴销(9)、两个第一拉伸弹簧(18)、两个第二拉伸弹簧(19)、两个第三拉伸弹簧(20)和多个紧固螺钉(8),所述碾压轮导向架(4)的上端面上开有台肩孔(4‑1),碾压轮导向架(4)的下端面上开有安装孔(4‑2),所述安装孔(4‑2)与台肩孔(4‑1)连通,碾压轮导向架(4)的中部外壁上开有两个第一纵向长圆孔(4‑3),且两个第一纵向长圆孔(4‑3)同轴,碾压轮导向架(4)的下部外壁上前后开有两对第二纵向长圆孔(4‑4),且每对第二纵向长圆孔(4‑4)同轴,所述碾压轮支座(5)的上端面上开有沉孔(5‑1),所述第一固定套(16)套在空气锤(1)的工作缸(1‑1)的外壁上,且第一固定套(16)与定位机架(15)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套(16)与空气锤(1)的空气锤把手(1‑2)之间连接有两个第一拉伸弹簧(18),所述空气锤(1)的锤头(1‑3)伸入导向套(2)内,冲击杆(3)置于导向套(2)内,空气锤(1)的锤头(1‑3)与冲击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冲击杆(3)上安装有连接销钉(10),且连接销钉(10)的两端穿出导向套(2),导向套(2)的下端安装在碾压轮导向架(4)的台肩孔(4‑1)内,且导向套(2)通过多个紧固螺钉(8)与碾压轮导向架(4)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套(17)套在导向套(2)的外壁上,且第二固定套(17)与定位机架(15)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套(17)通过两个第二拉伸弹簧(19)与相应的两个紧固螺钉(8)连接,连接销钉(10)的两端各通过一个第三拉伸弹簧(20)与相应的紧固螺钉(8)连接,所述碾压轮支座(5)设置在碾压轮导向架(4)的安装孔(4‑2)内,所述冲击杆(3)的下端伸出导向套(2)置于碾压轮支座(5)的沉孔(5‑1)内,且与沉孔(5‑1)的底面间歇撞击,冲击杆(3)与碾压轮支座(5)通过冲击杆轴(12)连接,冲击杆轴(12)与冲击杆(3)过渡配合,冲击杆轴(12)与碾压轮支座(5)间隙配合,冲击杆轴(12)的两端穿出碾压轮导向架(4)上的第一纵向长圆孔(4‑3),前碾压轮(6)和后碾压轮(7)前后并列设置,前碾压轮(6)通过一个轴销(9)与碾压轮导向架(4)上相应的一对第二纵向长圆孔(4‑4)连接,后碾压轮(7)通过剩余的一个轴销(9)与碾压轮导向架(4)上剩余的一对第二纵向长圆孔(4‑4)连接,所述碾压轮支座(5)的下端开有一个与前碾压轮(6)仿形的第一凹槽(5‑2),碾压轮支座(5)的下端还开有一个与后碾压轮(7)仿形的第二凹槽(5‑3),前碾压轮(6)与第一凹槽(5‑2)配合,后碾压轮(7)与第二凹槽(5‑3)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5169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中结构物柔性护墩桩式防撞系统
- 下一篇:空气质量自适应喷雾降尘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