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凹陷沟道的横向和纵向扩散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52925.7 | 申请日: | 2010-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6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臧松干;王鹏飞;张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10;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盛志范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凹陷沟道的横向和纵向扩散型场效应晶体管。本发明采用凹陷沟道和纵向扩散工艺,大大减小了器件尺寸,抑制了短沟道效应,并且在抑制漏致源端势垒降低的同时,也减小了器件结构中栅漏的寄生电容,提高了器件的响应频率,即在提高芯片集成度的同时增强了器件的响应频率。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凹陷沟道的横向和纵向扩散型场效应晶体管的制造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陷 沟道 横向 纵向 扩散 场效应 晶体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凹陷沟道的横向和纵向扩散型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具有第一种掺杂类型的半导体衬底;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底部的具有第二种掺杂类型的漏区;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内的凹槽结构;覆盖在所述凹槽之内的栅区;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内所述栅区的一侧的具有第二种掺杂类型的源区;位于所述源区之上的具有第一种掺杂类型的掺杂区;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内所述栅区的非源区侧形成的具有第二种掺杂类型的漂移区;所述漂移区穿过衬底与漏区相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5292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扭簧耐久测试装置
- 下一篇:高速立式加工中心性能试验台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