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裂解生产烯烃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1591.X | 申请日: | 2010-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2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马广伟;张慧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4/06 | 分类号: | C07C4/06;C07C11/04;C07C11/06;B01J29/80;C10G11/0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 31121 | 代理人: | 沈原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解生产烯烃的方法,主要解决现有催化裂解生产烯烃技术中流化床催化剂活性低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催化裂解生产烯烃的方法,以C4~C12烃的烃类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550~750℃,反应表压为0.001MPa~0.5MPa,反应重量空速为0.05~4小时-1,水/轻油重量比为0~4∶1的条件下,原料通过催化剂床层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低碳烯烃,所用的催化剂为无粘结剂ZSM-5/丝光沸石流化床催化剂的技术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可用于催化裂解生产烯烃的工业生产中。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 裂解 生产 烯烃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催化裂解生产烯烃的方法,以C4~C12烃的烃类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550~750℃,反应表压为0.001MPa~0.5MPa,反应重量空速为0.05~4小时‑1,水/原料重量比为0~4∶1的条件下,原料通过催化剂床层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生成低碳烯烃,所用的催化剂为无粘结剂ZSM‑5/丝光沸石流化床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氧化硅、氧化铝、基质材料、扩孔剂、分散剂、导向剂和液体介质均匀混合形成悬浮液;(b)高速剪切、分散,控制悬浮液中物料粒度的在0.1~5um之间;(c)喷雾干燥该悬浮液,形成微球催化剂前体I;(d)在300~700℃焙烧该微球催化剂前体I 1~10小时,得到催化剂前体II;(e)把催化剂前体II放入模板剂蒸气中,在100~200℃晶化10~200小时,得到催化剂前体III;(f)在400~700℃焙烧该微球催化剂前体III 1~10小时,得到成品催化剂;其中,以悬浮液的固体成分重量百分比计,悬浮液的固体组成为氧化硅用量为30~80%;氧化铝用量为0~20%;基质材料用量为20~50%;扩孔剂的用量为0.1~5%;分散剂的用量为0.01~5%;导向剂用量为5~10%;基质材料为选自高岭土、煅烧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白土或黏土中的至少一种;扩孔剂为选自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田菁粉、可溶性淀粉或纳米碳管中的至少一种;分散剂为选自柠檬酸三铵、草酸铵、碳酸铵或碳酸氢铵中的至少一种,导向剂为选自元素周期表I A或IIA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者其弱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61591.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