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的光子晶体微纳结构直写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65523.0 | 申请日: | 2010-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75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平;庞兆广;刘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6/136 | 分类号: | G02B6/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的光子晶体微纳结构直写方法,属于纳米光电子材料及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化学合成金纳米颗粒胶体,通过紫外脉冲激光干涉灼蚀技术,结合热处理工艺,实现了一种新的一维或者二维金属光子晶体的制备技术。本发明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可制备大面积金属光子晶体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金属 纳米 颗粒 光子 晶体 结构 方法 | ||
【主权项】:
基于金属纳米颗粒的光子晶体微纳结构直写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平均直径约5nm的金属纳米颗粒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制成70‑100mg/ml的金属纳米颗粒溶胶;2)以1500‑4000rpm的转速,将胶体溶液旋涂在基底上,制备出厚度为50‑250nm的金属纳米颗粒胶体薄膜;3)将紫外激光干涉图案与金属纳米颗粒胶体薄膜作用,使得干涉亮条纹区的金属纳米颗粒在瞬间被灼蚀掉,而未曝光区的金属纳米颗粒被保留;4)将具有光栅结构的金属纳米颗粒基片置于加热板上,加热温度为250℃,时间为25s,形成连续性的高质量金属薄膜光栅结构样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65523.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