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布干涉式薄腔微行程增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75815.2 | 申请日: | 201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0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04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平;罗天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小平;周伟裕;罗天珍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0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分布干涉式薄腔微行程增压泵,属机电领域:针对近70年的增压器历史中形成的;双螺旋移积式(含压缩移积及非压缩移积2种),活塞式及离心式以及汽波式(废气助推方式)等的缺陷,它们无法兼顾:长寿性/效率/噪音及启动滞后时间等要素;本发明给出一种集诸优点于一身的,并还具有较小的重量及体积的气/流体泵,技术关键就在于:其核心部件是多个分布摆放(并以声波互消的干涉摆放方式)的电动薄腔微行程流体泵,可广泛用于汽车增压器等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分布 干涉 式薄腔 微行 增压泵 | ||
【主权项】:
分布干涉式薄腔微行程增压泵,基本结构为:由多个分布摆放的电动薄腔微行程子泵{其基本构造为:由挠性边围板区(1),簧片气门片(2)及(4),永磁体(5),过气孔(6),支撑件(7)及(12),线圈(8),紧固铆钉(9),型腔空间围板(11)及(14),行腔空间(16),线圈引出导线(17)等组成;核心部件的基本工作过程为:对于行腔空间(16)来说;簧片气门片(2)是用于进气的,而(4)则是用于排气的;当线圈(8)被电流驱动时,永磁体(5)将对线圈产生作用力,由于线圈(8)与型腔空间围板(14)是固定在一起的;在挠性边围板区(1)的可变性的特性支持下,(14)将产生移动,而形成了行腔空间(16)的变容;当驱动电流周期性改变时,行腔空间(16)的容积将被周期性改变;簧片气门片(2)及(4)也将轮流开闭,从簧片气门的安装状态来看,当行腔空间(16)的容积变小时排气门(2)将开启而排气;当行腔空间(16)的容积变大时进气门(4)将开启而进气};由于实际上单独的电动薄腔微行程子泵单一工作时只产生有限的气流量,往往需要多只薄腔式短行程气泵(29)并联工作,最为理想的排列方式是,将多只呈对称放射状的排布在一起(在柱状壳管(20)内,由隔离板(26)及(27)连接诸电动薄腔微行程子泵,而形成独立空间(28)),需要强调的是:在柱状壳管(20)内有大量的空间,恰好放置空气滤清网(25),进气可以先进行过滤,可取消独立的滤清器,减小体积;因而从进气到排气的过程被分为4个独立空间:它们是;进气衔接区:由进气个管道口到空气滤清网的空间;过度区:由空气滤清网与型腔空间围板,压缩区:薄腔式短行程气泵的进气端所围空间;多个薄腔式短行程气泵的内部空间;排放区:由薄腔式短行程气泵的排气面与隔离板及排气管所围的空间。简要来讲:由进气口进入的空气先经空气滤清网过滤,经过度区后,当泵扩容式再进入诸薄腔式短行程气泵的内部空间(压缩区),在该泵的内部空间将空气压缩,当压力大于等于排气空间的压力时,排气簧片开启,压缩空气进入排放区;其特征就在于:在本增压泵中使用了多个具有独立空间的电动薄腔微行程子泵;而多个电动薄腔微行程子泵的摆放方式可以是伞形排布,柱面排布,一字排布,球面排布,以进气口为基准的曲面排布及平面排布;空气滤清网即可以独立的滤清器构件的方式放置(作为进入改泵的前级使用),也可以放置在电动薄腔微行程子泵的进气端前方,与之交织排布,共同安排在一个一体化的紧凑空间内;对于诸电动薄腔微行程子泵的供电方式即可以是同步方式也可以是异步分时方式;对于电动薄腔微行程子泵的单向导气的气门方式,即可以是机械式的簧片,胶片,梯形塞这些机械的气门方式,也可以是电控的电磁气门构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小平;周伟裕;罗天珍,未经吴小平;周伟裕;罗天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7581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直流启动集成继电器线路板
- 下一篇:摩托车用涡轮增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