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化P2P系统中的延迟动态优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285522.2 | 申请日: | 2010-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8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维;谈子龙;姚绍文;刘芳妤;殷继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维;谈子龙;姚绍文;刘芳妤;殷继斌 |
主分类号: | H04L12/56 | 分类号: | H04L12/56;H04L29/08;H04L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1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结构化P2P系统中资源定位是一个不断路由查找的过程,因此路由表的效率成为影响P2P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Chord的路由机制提出时,对查找延迟并没有过多考虑。在分析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Chord动态延迟优化方法OChord,采用递归方式调用对象选择机制来减小Chord路由的延迟。该方法中利用网络坐标来预测节点间的延迟,并通过实际测量延迟数据进行网络坐标分布式计算修正,然后通过对象选择机制调用相对延迟较小的节点降低了Chord查找的延迟,性能分析中证明了该方法时间复杂度为常数,并没有带来额外开销。最后的实验表明提出方法的路由效率优于原Chord协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p2p 系统 中的 延迟 动态 优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Chord动态延迟优化方法OChord。采用递归方式调用对象选择机制来减小Chord路由延迟的优化方法,所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果将一次子查找操作看作1“跳”,那么节点n查找键值k时,a.首先节点n从自己finger中找出k之前的所有节点;b.计算这些节点完成查找k所需的跳数,利用节点间的网络坐标预测延迟,估算平均每跳所需时间Thop;c.分别估算选择这些节点作为下一跳执行查找k的总耗时Tnn’;d.最后选择最小耗时的节点最为完成下一跳的节点,依次完成整个查找过程;e.节点在执行查找的每一步进行对象选择,选择总体延迟小的查找路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维;谈子龙;姚绍文;刘芳妤;殷继斌,未经周维;谈子龙;姚绍文;刘芳妤;殷继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8552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虚拟显示超便携式手提电脑
- 下一篇:基于OPC技术的工业生产数据采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