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96877.1 | 申请日: | 201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088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日德;李峰;李良;黄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日德 |
主分类号: | B01D29/52 | 分类号: | B01D29/52;B01D29/35;B01D29/66;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自动化净化装置,它包括净化过滤仓1、操作孔2、固定层板3、预留孔4、微孔陶瓷过滤管5、清水仓6、清水出口7、清水仓排污或补充清水口8、进水排污漏斗口9、提水水泵进水口10、均衡水箱11,均衡水箱溢流口12、进水落水管13、虹吸管14、虹吸破坏管15、污泥箱16和排污管17,其特征在于:固定层板3分上、中、下三层,固定层板3固定在净化过滤仓1的周边,固定板3上是预留孔4,微孔陶瓷过滤管5固定在上、中、下层固定层板3的预留孔4中,与过滤仓1的周边整体密封后构成微孔陶瓷过滤器,上、中、下固定层板3和微孔陶瓷过滤管5之间的内空是清水仓6,均衡水箱11上设置有提水水泵进水口10和均衡水箱溢流口12,虹吸装置的进水落水管13的上端与均衡水箱11相连,下端与进水排污漏斗口9相连,进水排污漏斗口9与进水落水管13和虹吸管14串联为一体,虹吸管14上端装有一虹吸破坏管15,下端与污泥箱16,排污管17。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净化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自动净化装置,它包括净化过滤仓(1)、操作孔(2)、固定层板(3)、预留孔(4)、微孔陶瓷过滤管(5)、清水仓(6)、清水出口(7)、清水仓排污或补充清水口(8)、进水排污漏斗口(9)、提水水泵进水口(10)、均衡水箱(11),均衡水箱溢流口(12)、进水落水管(13)、虹吸管(14)、虹吸破坏管(15)、污泥箱(16)和排污管(17),其特征在于:固定层板(3)分上、中、下三层,固定层板(3)上是预留孔(4),微孔陶瓷过滤管(5)固定在上、中、下层固定层板(3)的预留孔(4)中,与过滤仓(1)的周边整体密封后构成微孔陶瓷过滤器,上、中、下固定层板(3)和微孔陶瓷过滤管(5)之间的内空是清水仓(6),均衡水箱(11)上设置有提水水泵进水口(10)和均衡水箱溢流口(12),虹吸装置的进水落水管(13)的上端与均衡水箱(11)相连,下端与进水排污漏斗口(9)相连,进水排污漏斗口(9)与进水落水管(13)和虹吸管(14)串联为一体,虹吸管(14)上端装有一虹吸破坏管(15),下端与污泥箱(16),排污管(17)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日德,未经李日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9687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微生物污染PVDF平板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式抛接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