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机械空间光调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00828.5 | 申请日: | 2010-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3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莹;靳倩;孙瑞康;乔大勇;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6/08 | 分类号: | G02B26/08;G02B26/0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吕湘连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机械空间光调制器,属于微光机电系统技术及光通信技术领域。该光调制器包括一个周期可调光栅和一个微扭转镜,所述的周期可调光栅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光栅器件层6和光栅绝缘层5;所述的微扭转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微扭转镜器件层3、微扭转镜绝缘层2和微扭转镜基底层1;周期可调光栅与微扭转镜通过光栅绝缘层5和微扭转镜器件层3键合为一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微扭转镜和周期可调光栅集成于一体,可以同时实现光开关和光衰减器的作用;利用微扭转镜的扭转来实现对多个光通道的选择,从而减少了光路切换的元件数量,提高了光路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在实现光衰减作用时,可以精确地控制光衰减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机 空间 调制器 | ||
【主权项】:
一种微机械空间光调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周期可调光栅和一个微扭转镜,所述的周期可调光栅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光栅器件层(6)和光栅绝缘层(5);所述的微扭转镜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微扭转镜器件层(3)、微扭转镜绝缘层(2)和微扭转镜基底层(1);周期可调光栅与微扭转镜通过光栅绝缘层(5)和微扭转镜器件层(3)键合为一体;所述的微扭转镜器件层(3)上包括互相分离的可动部分和固定部分:可动部分和固定部分被器件层绝缘槽(31)隔开,可动部分包括镜面(32)、扭转梁(33)、器件层锚点区I(34),镜面(32)通过两端的扭转梁3(3)分别与两侧的器件层锚点区I(34)连接;而固定部分排布在可动部分的四周,包括器件层焊盘孔(38)、驱动装置I(35)、器件层有焊盘孔一侧锚点区(36)、器件层无焊盘孔一侧锚点区(37);所述的微扭转镜绝缘层(2)上有绝缘层绝缘槽(21)、绝缘层锚点区I(22)、绝缘层有焊盘孔一侧锚点区(23)、绝缘层无焊盘孔一侧锚点区(24)、驱动装置绝缘区I(27)、绝缘层焊盘孔(26),它们分别与器件层绝缘槽(31)、器件层锚点区I(34)、器件层有焊盘孔一侧锚点区(36)、器件层无焊盘孔一侧锚点区(37)、驱动装置I(35)、器件层焊盘孔(38)相对应;此外,还有一绝缘层空腔I(25)位于镜面(32)和扭转梁(33)的下方;所述的微扭转镜基底层(1)上包括有基底层方形背腔(12)和基底层焊盘孔(14),基底层方形背腔(12)与绝缘层空腔I(25)位置相对应,它使镜面(32)与扭转梁(33)形成悬置,基底层焊盘孔(14)与器件层焊盘孔(38)和绝缘层焊盘孔(26)的位置形状对应一致;所述的光栅绝缘层(5)使光栅器件层(6)和微扭转镜器件层(3)实现电绝缘,光栅绝缘层(5)包括绝缘层锚点区II(52)、绝缘层锚点连接梁(53)、绝缘层无驱动一侧锚点区(54)和驱动装置绝缘区II(55),所述的绝缘层锚点区II(52)和绝缘层锚点连接梁(53)分别与器件层锚点区I(34)和扭转梁(33)对应;所述的绝缘层锚点区II(52)和驱动装置绝缘区II(55)通过绝缘层锚点连接梁(53)连接;绝缘层无驱动一侧锚点区(54)和驱动装置绝缘区II(55)分离,之间形成绝缘层空腔II(51);绝缘层无驱动一侧锚点区(54)和驱动装置绝缘区II(55)都位于镜面(32)之上;所述的光栅器件层6包括驱动装置II(61)、若干平行的光栅条(62)、光栅链接梁(63)、器件层锚点区II(64)、器件层锚点连接梁(65)、器件层无驱动一侧锚点区(66);所述的器件层锚点区II(64)、器件层锚点连接梁(65)、驱动装置II(61)、器件层无驱动一侧锚点区(66)分别与绝缘层锚点区II(52)、绝缘层锚点连接梁(53)、驱动装置绝缘区II(55)和绝缘层无驱动一侧锚点区(54)对应;相邻的两根光栅条(62)通过光栅链接梁(63)连接;驱动装置II(61)提供的驱动力使得光栅条(62)产生x向位移;所述的光栅条(62)和光栅链接梁(63)悬置在绝缘层空腔II(51)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0082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头膨胀螺栓
- 下一篇:太阳能、空气能与电网一体化集中供热及制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