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崩岸湖滨带基质、水文、生物一体化生态修复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05222.0 | 申请日: | 2010-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峰;张彦辉;李祥;阚乃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合肥美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00 | 分类号: | E02B3/00;E02B3/04;E02B3/06;E02B7/06;A01G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6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崩岸湖滨带基质、水文、生物一体化生态修复方法,首先根据湖滨岸线的坡降情况,对于高坎或陡坡进行必要的削坡处理,尽可能扩大植被护岸的纵深。其次根据湖库水位的涨落规律,岸线不同高程区域选择不同类型的植被进行恢复;最高水位线以上可分别实施乔、灌、草不同类型或者混搭的植被恢复;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植被恢复,选择根系发达、固着能力强的挺水植物为主。其三针对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挺水植被恢复,选择春季前后的枯水期,使用挖泥船进行掘进式作业,沿岸线设置两条消浪土坝,将靠近岸线土坝内侧的浅水区域作为挺水植被恢复生长区,采用根茎移种的方式进行挺水植被的恢复。通过整合基质修复、水文修复与生物修复,提供一种可大规模工程化实施的技术方法,最大限度地恢复湖滨带的原生态结构和景观。 | ||
搜索关键词: | 湖滨 基质 水文 生物 一体化 生态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崩岸湖滨带基质、水文、生物一体化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1)、根据湖滨岸线的坡降情况,对于高坎或陡坡进行必要的削坡处理,尽可能扩大植被护岸的纵深;(2)、根据湖库水位的涨落规律,岸线不同高程区域选择不同类型的植被进行恢复;最高水位线以上可分别实施乔、灌、草不同类型或者混搭的植被恢复;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植被恢复,选择根系发达、固着能力强的挺水植物为主;(3)、植被恢复的时间视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而定,一般挺水植物的恢复选择在春季进行;(4)、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挺水植被恢复:选择春季前后的枯水期,沿岸线在湖库内堆成一道或多条消浪土坝;将靠近岸线土坝内侧的浅水区域作为挺水植被恢复生长区,保证植株在恢复生长期免受风浪的侵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合肥美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合肥美华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0522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行信号的处理方法、基站和用户终端
- 下一篇:用于加热杯形容器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