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1426.5 | 申请日: | 2010-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0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贾春阳;万中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9/042 | 分类号: | H01G9/042;H01G9/20;H01M14/00;H01L51/44;H01L51/48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涉及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制备技术,特别涉及导电聚合物敏化的TiO2纳米晶薄膜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以聚苯胺或聚苯胺衍生物作为光敏化剂,采用特定浓度的聚苯胺或聚苯胺衍生物的有机溶液对TiO2纳米晶多孔薄进行避光敏化处理,得到一种成本低廉,光电转换效率可达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应用要求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本发明方法简单、易操作,没有环境污染,具有取代采用联吡啶钌的配合物敏化TiO2纳米晶多孔薄膜制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染料 太阳能电池 工作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工作电极,包括导电玻璃衬底、TiO2纳米晶多孔薄膜和敏化层;所述TiO2纳米晶多孔薄膜位于导电玻璃衬底和敏化层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敏化层材料为聚苯胺或聚苯胺衍生物;所述聚苯胺或聚苯胺衍生物敏化层由TiO2纳米晶多孔薄膜放入浓度为10‑5~10‑3mol/L的聚苯胺或聚苯胺衍生物的有机溶液中,加热至80~100℃并于暗处浸泡敏化10~48小时得到;或由10‑5~10‑3mol/L的聚苯胺或聚苯胺衍生物的有机溶液滴在加热至80~100℃的TiO2纳米晶多孔薄膜表面,经旋涂工艺得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1142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重力集成发电汽车充电站
- 下一篇:数据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