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语音增强的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15293.9 | 申请日: | 2010-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56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16 |
发明(设计)人: | 梁维谦;胡奎;杨华中;蒋毅;陈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21/02 | 分类号: | G10L21/02;G10L19/00;H04R3/00;H04R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语音增强的系统,通过特定的双麦克结构,模拟人耳的听觉场景分析能力来实现语音增强,具有与噪声类型无关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噪声环境下的语音增强,利用计算听觉场景分析的原理,将目标语音从背景噪声中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去噪,从而实现了与噪声的具体类型、各种噪声源的个数、目标声源与噪声源的空间拓扑结构无关,在实现较好去噪效果的同时保证较高的语音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语音 增强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语音增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语音采集模块,包括两路麦克,其中一路麦克置于目标声源的近端;另一路麦克置于目标声源的远端;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两路语音信号;双麦克语音增强模块,用于对采集的两路语音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取增强后的目标声源语音信号;所述双麦克语音增强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波束形成子模块,用于获得目标声源语音的参考信号;零陷波束形成子模块,用于获得环境噪声的参考信号;外围分析子模块,用于通过模拟声音进入人耳的过程,将两路语音进行分频及对语音信号进行变换;特征提取子模块,用于提取分频后两路语音信号的延时差和能量差信息;生成掩蔽子模块,根据提取的延时差和能量差信息获得不同时频区域对应的掩蔽值;掩蔽值平滑子模块,用于对提取的掩蔽值进行平滑处理;语音信号重建子模块,用于对由波束形成模块得到的参考信号进行掩蔽值处理,并合成增强后的语音信号作为输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15293.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