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流电阻焊机可控硅导通角和触发角的测量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22520.0 | 申请日: | 2010-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3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典;李冬青;梅冬胜;朱世良;汤有良;邱建明;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G01B7/3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交流电阻焊机可控硅导通角和触发角的测量电路,涉及一种可控硅导通角和触发角的测量电路。它解决了现有的交流焊机的导通角和触发角的检测困难的问题。本发明先将电流和电压信号送入比较器,比较得到各自的二分频波形,由此得出电流信号高电平的时间值,将该时间值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出导通角。将得到的二分频波形进行各自的展宽,然后将展宽后的信号分别通过触发器,通过输出的波形测出电压和电流零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将该时间进行处理获得触发角。本发明适用于交流电阻焊机可控硅导通角和触发角的测量。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电阻 可控硅 导通角 触发 测量 电路 | ||
【主权项】:
1.交流电阻焊机可控硅导通角和触发角的测量电路,其特征是:它包括一号电阻(R1)、二号电阻(R2)、三号电阻(R3)、四号电阻(R4)、五号电阻(R5)、六号电阻(R6)、七号电阻(R7)、八号电阻(R8)、九号电阻(R9)、十号电阻(R10)、十一号电阻(R11)、十二号电阻(R12)、一号电容(C1)、二号电容(C2)、三号电容(C3)、四号电容(C4)、五号电容(C5)、六号电容(C6)、七号电容(C7)、八号电容(C8)、一号二极管(D1)、二号二极管(D2)、三号二极管(D3)、四号二极管(D4)、一号比较器(A1)、二号比较器(A2)、一号芯片(U1)、二号芯片(U2)、三号芯片(U3)和四号芯片(U4);一号电阻(R1)的一端与交流电阻焊机的原边电压信号端连接,所述一号电阻(R1)的另一端同时与一号电容(C1)的一端、一号二极管(D1)的阴极、二号二极管(D2)的阳极和一号比较器(A1)的反向输入端连接;一号电容(C1)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源地和二号电阻(R2)的一端连接;二号电阻(R2)的另一端同时与二号二极管(D2)的阴极和一号比较器(A1)的正向输入端连接;一号二极管(D1)的阳极与三号电阻(R3)的一端连接;三号电阻(R3)的另一端接电源正极;一号比较器(A1)的正向电源端同时与电源正极和三号电容(C3)的一端连接,所述三号电容(C3)的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一号比较器(A1)的负向电源端同时与电源负极和二号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二号电容(C2)的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一号比较器(A1)的电源地端与电源地连接;一号比较器(A1)的输出端同时与四号电阻(R4)的一端、四号电容(C4)的一端和一号芯片(U1)的管脚(A)连接,所述一号芯片(U1)的管脚(RC)同时与五号电阻(R5)的一端和五号电容(C5)的一端连接;所述五号电阻(R5)的另一端同时与+5V电源和四号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四号电容(C4)的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五号电容(C5)的另一端与一号芯片(U1)的管脚C连接;所述一号芯片(U1)的管脚B与一号芯片的管脚
连接;所述一号芯片(U1)的管脚CLR与六号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六号电阻(R6)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一号芯片(U1)的管脚Q与四号芯片(U4)的管脚R连接;四号芯片(U4)的CLK同时与电源地和四号芯片(U4)的管脚D连接;四号芯片(U4)的管脚Q是触发角信号输出端;七号电阻(R7)的一端与交流电阻焊机的原边电流信号端连接,所述七号电阻(R7)的另一端同时与六号电容(C6)的一端、三号二极管(D3)的阴极、四号二极管(D4)的阳极和二号比较器(A2)的正向输入端连接;六号电容(C6)的另一端同时与电源地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同时与三号二极管(D3)的阳极和二号比较器(A2)的反向输入端连接;四号二极管(D4)的阴极与九号电阻(R9)的一端连接,所述九号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源负极连接;二号比较器(A2)的输出端同时与十号电阻(R10)的一端、七号电容(C7)的一端和二号芯片(U2)的管脚A连接;所述十号电阻(R10)的一端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七号电容(C7)的另一端与电源地连接;二号比较器(A2)的电源地端与电源地连接;二号芯片(U2)的管脚RC同时与十一号电阻(R11)的一端和八号电容(C8)的一端连接;所述八号电容(C8)的另一端与二号芯片(U2)的管脚C连接;十一号电阻(R11)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二号芯片(U2)的管脚B与二号芯片(U2)的管脚
连接;二号芯片(U2)的管脚CLR与十二号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十二号电阻(R12)的另一端与+5V电源连接;二号芯片(U2)的管脚Q同时与三号芯片(U3)的管脚CLK和四号芯片(U4)的管脚S连接;三号芯片(U3)的管脚
与三号芯片(U3)的管脚D连接;三号芯片(U3)的管脚S和管脚R均与电源地连接;二号比较器(A2)的输出端是导通角信号输出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2252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