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餐厨垃圾生产微生态制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30536.6 | 申请日: | 2010-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1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闫海;吕乐;尹春华;刘晓璐;许倩倩;张鑫;张可毅;山奇米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N1/20;C12N1/14;C05F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利用餐厨垃圾生产由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和霉菌组成的微生态制剂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包含有米、面、蔬菜、动植物油、水果和肉骨等的餐厨垃圾粉碎并经过高温灭菌后;然后与载体和由多种益生菌组成的菌剂充分混合,在温度为25~40℃,进行厌氧固体发酵1-3天,晾干后可以获得活菌含量达到500亿/g以上的高价值微生态制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餐厨垃圾中的不同营养成分得到充分资源化利用,不仅高效生物处理了餐厨垃圾,而且生产出了由多种益生菌组成的高价值微生态制剂。另外,在利用餐厨垃圾生产微生态制剂的整个过程,餐厨垃圾得到充分的资源化利用,不再产生其他任何需要进一步处理的污染物。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垃圾 生产 生态 制剂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利用餐厨垃圾生产微生态制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首先,将收集的餐厨垃圾通过粉碎机粉碎,然后在温度为68‑100℃,保持20‑40分钟;进行高温灭菌;其次,待温度降低到30‑50℃后,加入餐厨垃圾重量10%‑300%重量的载体和餐厨垃圾重量10%‑50%重量的益生菌混合菌剂,经充分混合后,在固体发酵罐内进行厌氧固体发酵,发酵培养结束时,将发酵后的餐厨垃圾和载体晾晒干燥后,可生产出活菌细胞含量达到500亿/g以上的高价值微生态制剂;其中,所述发酵条件:温度为25‑40℃,每天搅拌3次,培养时间1‑3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3053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