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激光效率的电光调频的单频短腔激光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33859.0 | 申请日: | 2010-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5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祥;邱琪;史双瑾;苏君;廖云;熊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07 | 分类号: | H01S3/07;H01S3/09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激光效率的电光调频的单频短腔激光器,至少包括泵浦源、激光增益介质、电光晶体、后腔膜、输出膜、电极。通过改变加在电极上的电压,引起电光晶体的折射率变化,使得谐振腔光程长度变化,从而对激光频率进行调制。本发明提出将增益介质和电光晶体进行光胶,即利用两者表面分子的范德瓦尔力将两者吸合起来,避免了传统胶合激光器中由于胶层对激光的吸收而造成的激光效率下降,可显著提高激光效率。改用光胶后,克服了胶层折射率对温度敏感的缺点,有利于提高谐振腔热稳定性,从而提高激光频率和功率稳定性。本发明采用电光调频方式,具有频率响应带宽宽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激光 效率 电光 调频 单频短腔 激光器 | ||
【主权项】:
一种提高激光频率的电光调频的单频短腔激光器,其特征在于:①包括泵浦源、激光增益介质、电光晶体、后腔膜、输出膜和电极;②所述激光增益介质和电光晶体光胶形成复合晶体,后腔膜设置在所述复合晶体的输入端面上,对激光波长高反,对泵浦波长增透,所述输出膜设置在复合晶体的输出面上,对激光波长具有设定的透过率;③所述复合晶体置于两片电极之间,复合晶体的通光端面与电场方向垂直或者平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3385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