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分双工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43941.1 | 申请日: | 2010-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5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粟欣;曾捷;黎靖宇;徐翼;高晖;张长;王海军;赵玉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L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分双工传输方法,属于数字信息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基站发送端采用时频域联合的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进行下行多址接入,获得下行信号;在用户设备发送端采用时频域联合的单载波多址接入技术进行上行多址接入,获得上行信号;采用频分双工帧结构对下行信号和上行信号进行双工传输;本发明出的TFU-OFDMA技术,解决了采用TFU-OFDM调制时的多址接入问题,具有灵活地分配无线资源,有效对抗深度衰落和窄带干扰等优点;本发明提出的TFU-SCMA技术,解决了采用改进的SC-FDE调制时的多址接入问题,不仅保留了SC-FDE技术发送端复杂度低和峰均功率比低等优点,而且使得接收端更好地进行同步和信道估计。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宽带 无线通信 系统 双工 传输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频分双工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基站发送端采用时频域联合的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进行下行多址接入,获得下行信号;在用户设备发送端采用时频域联合的单载波多址接入技术实现上行多址接入,获得上行信号;采用频分双工帧结构对下行信号和上行信号进行双工传输;所述在基站发送端采用时频域联合的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技术进行下行多址接入,获得下行信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1)分别对要发送的各路用户传输块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和数字调制,得到数字调制后的信息;(12)将调制后的各路用户信息和导频映射到相应数据子载波和导频子载波上,将所有数据子载波划分为多个子信道,各路用户信息对应一个或多个子信道;保护子载波和直流子载波置0;导频用于接收端进行信道估计和时间同步;(13)对步骤(12)的所有子载波进行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得到时域信号;(14)生成一个伪随机噪声序列,将该伪随机噪声序列以循环扩展的方式填充为一个保护间隔序列,将保护间隔序列与步骤(13)得到的时域信号进行合并,进行并串转换得到一个时频域联合的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符号,即获得下行信号并发送;所述在用户设备发送端采用时频域联合的单载波多址接入技术实现上行多址接入,获得上行信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1)将各用户设备发送端要发送的传输块数据进行信道编码和数字调制,得到数字调制后的信息;(22)对数字调制后的信息进行时频域联合的单载波多址接入调制,得到时频域联合的单载波多址接入符号;(23)根据基站的调度信息,各个用户设备发送端在所指定的时隙中发送时频域联合的单载波多址接入符号,在其余时隙处于等待发送状态;采用频分双工帧结构对下行信号和上行信号进行双工传输,具体包括:在频分双工帧结构中,设置每帧的持续时间为10ms,由下行子帧、上行子帧、残余时间和保留时间四个部分组成;下行子帧用于传输下行信号,占用某一段频带,上行子帧用于传输上行信号,占用另一段与下行所占频带不重叠且带宽相同的频带,残余时间是每帧中下行子帧传输结束后的剩余时间,保留时间是每帧中上行子帧开始传输前的等待时间;设置下行子帧持续时间为9900us,上行子帧持续时间为9360us,保留时间为520u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4394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话机
- 下一篇:一种移动电话的双T-FLASH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