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伺服机械压力机三角肘杆工作机构及其优化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2135.7 | 申请日: | 2010-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26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友松;胡建国;阮卫平;程永奇;李建平;张鹏;张贵成;章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锻压机床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4 | 分类号: | B30B1/14;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伺服机械压力机三角肘杆工作机构及其优化设计方法。包括有曲柄AB、连杆BCE、上肘杆CD、下肘杆EF,由F点构建的滑块,其中上肘杆CD与下肘杆EF不等长,且上肘杆CD短于下肘杆EF,D点与F点处于垂直线上,由B点、C点和E点构建的三角连杆BCE。本发明由于采用将对称肘杆改为不对称肘杆,将直线连杆改为三角形连杆的结构,因此,能在保证机身机构紧凑、滑块行程足够、滑块下行单调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增力比,可大幅降低曲柄处所需的驱动扭矩,进而降低伺服电动机的容量和成本。本发明使用简单方便,所设计的伺服机械压力机三角肘杆工作机构结构合理,方便实用。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 机械 压力机 三角 工作 机构 及其 优化 设计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伺服机械压力机三角肘杆工作机构,包括有由A点和B点构建的曲柄AB,由B点、C点和E点构建连杆BCE,由C点和D点构建的上肘杆CD,由E点和F点构建的下肘杆EF,由F点构建的滑块,A点建立曲轴与机身之间的旋转副,在B点建立曲轴与三角连杆之间的旋转副,在C点建立三角连杆与上肘杆之间的旋转副,在D点建立上肘杆与机身之间的旋转副,在E点建立三角肘杆与下肘杆之间的旋转副,在F点建立下肘杆与滑块之间的旋转副,在滑块与机身之间建立移动副,其特征在于上肘杆CD与下肘杆EF不等长,且上肘杆CD短于下肘杆EF,D点与F点处于垂直线上,由B点、C点和E点构建连杆为三角连杆BCE。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广东锻压机床厂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工业大学;广东锻压机床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72135.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拆卸式全钢瓦楞架空导线交货盘
- 下一篇:蚕丝制品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