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纳滤化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74082.2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俞三传;刘梅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5/06 | 分类号: | B01D6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再生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纳滤化再生方法。本发明的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纳滤化再生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废弃反渗透膜进行常规化学清洗的基础上,通过对废弃反渗透膜表面进行含胺溶液的浸泡改性处理,采用聚合物膜性能调节剂对改性反渗透膜元件作进一步的性能调节处理,使废弃反渗透膜具有纳滤膜的某些特有功能,从而实现对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纳滤化再生。本发明的优点是可有效实现对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资源化利用,开拓一种新的纳滤膜制造途径,而且再生工艺也较简单。本发明的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纳滤化再生方法具有广泛的用途。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弃 反渗透 元件 纳滤化 再生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的纳滤化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对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用常规反渗透膜清洗液进行循环浸泡清洗处理,清洗液的温度为10‑40℃,清洗液循环浸泡清洗处理的时间为30分钟‑10小时;所述的废弃反渗透膜元件中的反渗透膜为:全芳香聚酰胺类反渗透复合膜;或,芳香聚酰胺‑聚脲类反渗透复合膜;或,芳香聚酰胺‑聚氨基甲酸酯类反渗透复合膜;或,芳族‑脂族混合聚酰胺类反渗透复合膜;所述的清洗液含有:质量浓度为0.01‑0.1%的二氧化氯、亚氯酸、氯胺、次氯酸钠、溴、溴酸钠、或卤氧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或,质量浓度为0.1‑0.3%的过氧化氢、过氧乙酸、或过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或,质量浓度为0.5‑3.0%的盐酸、硝酸、柠檬酸、磷酸、硫酸、或草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或,质量浓度为0.5‑2.0%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铵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或,质量浓度为0.01‑0.05%脂肪酶、蛋白水解酶、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葡糖内酯酶、或半乳糖苷酶中一种或几种;或,质量浓度为0.01‑0.1%的一种或几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或它们的混合物;(b)对经清洗处理的废弃反渗透膜元件用纯水冲洗后,进行含胺溶液的循环浸泡改性处理;含胺溶液的浓度为5‑80wt%,温度为10‑45℃,含胺溶液循环浸泡改性处理的时间为15分钟‑60小时,所述的胺为:氨,或甲胺,或二甲基胺,或乙醇胺,或乙二胺,或三甲基胺,或三乙醇胺,或N,N‑二甲基乙醇胺,或它们的混合物;(c)对经含胺溶液循环浸泡改性处理的反渗透膜元件用纯水冲洗后,用含聚合物膜性能调节剂的水溶液进行循环浸泡处理,含聚合物膜性能调节剂的水溶液的浓度为0.5‑300mg/l,温度为10‑35℃,进行循环浸泡处理的时间为15分钟‑10小时;所述的聚合物膜性能调节剂为: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亚甲基丁二酸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甘油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氨乙酯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羟丙酯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或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d)对改性膜元件进行纯水冲洗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7408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稳定剂成型混合工艺及装置
- 下一篇:用于去除饮用水中钠的过滤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