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端低摆幅读位线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4178.9 | 申请日: | 2010-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3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辉;闫浩;洪缨;侯朝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1C11/416 | 分类号: | G11C11/416;G11C11/409;G11C1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8 | 代理人: | 杨小蓉;高宇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端低摆幅读位线电路,该电路包括:至少1个内核单元、第一PMOS晶体管(P1)和敏感放大器;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P1)的栅极连接控制信号(PRE),在PRE有效地时间内,对位线信号(BL)进行预充电,充电结束后字线信号有效;则位线根据有效字线上的内核单元存储的二进制数据是“0”还是“1”有电平变化,敏感放大器检测位线电平变化来读数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还包括:第一NMOS晶体管(N1)、第二NMOS晶体管(N2)和第二PMOS晶体管(P2);N2和P2反馈控制N1是否关断,P1在PRE控制下通过N1是否关断实现位线低摆幅;所述敏感放大器包括:7个PMOS晶体管和6个NMOS晶体管,实现正确读出单端低摆幅位线上的数据。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端低摆幅读位线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单端低摆幅读位线电路,该电路包括:至少1个内核单元、第一PMOS晶体管(P1)和敏感放大器;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P1)的栅极连接控制信号(PRE);其特征在于,该电路还包括:第一NMOS晶体管(N1)、第NMOS晶体管(N2)和第二PMOS晶体管(P2);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N1)的栅极、所述第二NMOS晶体管(N2)的漏极及所述第二PMOS晶体管(P2)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N1)的源极、所述第一PMOS晶体管(P1)的漏极及所述第PMOS晶体管(P2)的源极相连;所述第一NMOS晶体管(N1)的漏极与位线信号(BL)相连;所述第二NMOS晶体管(N2)的栅极与位线信号(BL)相连;所述第二NMOS晶体管(N2)的源极接地;所述第PMOS晶体管(P2)的栅极与位线信号(BL)相连;所述敏感放大器包括:第三PMOS晶体管(P3)、第四PMOS晶体管(P4)、第五PMOS晶体管(P5)、第六PMOS晶体管(P6)、第七PMOS晶体管(P7)、第八PMOS晶体管(P8)、第九PMOS晶体管(P9)、第三NMOS晶体管(N3)、第四NMOS晶体管(N4)、第五NMOS晶体管(N5)、第六NMOS晶体管(N6)、第七NMOS晶体管(N7)和第八NMOS晶体管(N8);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P3)的栅极连接控制信号(EVAL);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P3)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第三PMOS晶体管(P3)的漏极、所述第四PMOS晶体管(P4)的源极及所述第五PMOS晶体管(P5)的源极相连;所述第四PMOS晶体管(P4)的漏极、所述第五PMOS晶体管(P5)的栅极、所述第六PMOS晶体管(P6)的漏极、所述第四NMOS晶体管(N4)的漏极、及所述第五NMOS晶体管(N5)的栅极相连;所述第四PMOS晶体管(P4)的栅极、所述第五PMOS晶体管(P5)的漏极、所述第八PMOS晶体管(P8)漏极、所述第四NMOS晶体管(N4)的栅极及所述第五NMOS晶体管(N5)的漏极相连;所述第六PMOS晶体管(P6)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第六PMOS晶体管(P6)的栅极、所述第七PMOS晶体管(P7)的栅极和漏极及所述第七NMOS晶体管(N7)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七PMOS晶体管(P7)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第八PMOS晶体管(P8)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第八PMOS晶体管(P8)的栅极、所述第九PMOS晶体管(P9)的栅极和漏极及所述第八NMOS晶体管(N8)的漏极相连;所述第九PMOS晶体管(P9)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N3)的栅极连接控制信号(EQ);所述第三NMOS晶体管(N3)通过其源极和漏极连接在所述第五PMOS晶体管(P5)的栅极和所述第六PMOS晶体管(P6)的栅极之间;所述第四NMOS晶体管(N4)的源极、所述第六NMOS晶体管(N6)的源极及所述第五NMOS晶体管(N5)的源极相连接地;所述第六NMOS晶体管(N6)的漏极与所述第七NMOS晶体管(N7)的源极相连;所述第六NMOS晶体管(N6)的栅极连接位线信号(BL),所述第七NMOS晶体管(N7)的栅极连接控制信号(READ);或所述第六NMOS晶体管(N6)的栅极连接控制信号(READ),所述第七NMOS晶体管(N7)的栅极连接位线信号(BL);所述第八NMOS晶体管(N8)的漏极连接位线信号(BL);所述第八NMOS晶体管(N8)的栅极连接控制信号(READ)。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7417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