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微型风力发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78881.7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4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贺学锋;杜志刚;印显方;高军;温志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H02K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复合式微型风力发电机,其包括微支架、微梁、压电结构、金属线圈、永磁体和底座,所述微梁的单端固定或两端均固定于微支架上,微支架固定于底座上,微梁、压电结构和金属线圈构成复合式微型风力发电机的可动部分。在微梁上设置有压电结构和金属线圈,在底座上固定有永磁体,永磁体的S极或N极正对金属线圈平面,并在永磁体与线圈平面之间预留间隙,该发电机同时利用压电效应和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将微结构振动能转换为电能,具有比单独采用压电效应或电磁感应原理的微型风力发电机更高的机电转换效率。其便于采用硅微加工技术进行批量化加工,成本低,特别适合于为无线传感网络节点等供电。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式微 风力发电机 | ||
【主权项】:
一种复合式微型风力发电机,其同时采用压电效应和电磁感应原理将微结构的振动能转换为电能;所述电机包括微支架、微梁、压电结构和底座,所述微梁的单端固定于微支架上,或两端均固定于微支架上,进一步通过微支架固定于底座上,微梁构成复合式微型风力发电机的可动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结构设置在所述微梁表面的非固定部位,所述压电结构由压电层和位于压电层上表面和下表面的金属电极构成;在所述微梁表面的非固定部位还设置有金属线圈,并在底座上固定有永磁体,永磁体的S极或N极正对金属线圈平面,并在永磁体与金属线圈平面之间预留间隙;在风载荷作用下,复合式微型风力发电机的可动部分发生振动时,位于微梁上的压电层由于变形而产生的电通过分别位于压电层上、下表面的电极引出;微梁振动同时引起金属线圈与永磁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和通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在线圈内产生感生电动势,该感生电动势通过金属线圈两端的电极引出;以上压电效应产生的电和电磁感应产生的电,引出后直接为某些负载供电,或者经整流后对储能器进行充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78881.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