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0086.1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1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熊集兵;郭广礼;岳敏;查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32 | 分类号: | E21C41/32;A01G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方法,该方法通过整理煤矸石山,整理山体的同时,自上而下设置环形植物沟渠和纵形排水沟,在矸石上添加粘土并夯实,在沟渠之间的粘土上添加脱水污泥和矸石混合物,并种植东南景天,在植物沟渠添加矸石山表层土、熟化猪粪和蛭石组成的混合基质,并在混合基质内依次重复种植地锦、紫薇、小亚腰葫芦。本方法能有效降低煤矸石自燃几率,缩短修复周期,同时利用脱水活性污泥,变废为宝,同时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矸石 生态 修复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煤矸石山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煤矸石山(1)整理成倾角小于30°的缓坡形式,在整理缓坡的同时从上往下依山体分层挖设宽度为30~60cm、深度为40~50cm的环形植物沟(3),并从上往下间隔距离挖设宽度为40~80cm、深度为30~40cm的纵向排水沟(2);b、在整理后的煤矸石山、包括环形植物沟(3)和纵向排水沟(2)的沟底及两侧铺设粘土层并夯实;c、在环形植物沟(3)和纵向排水沟(2)之外的粘土层上铺设质量比为1:4的脱水活性污泥和矸石的混合物,并在混合物上种植东南景天;d、在环形植物沟(3)中填充厚度为25~30cm的混合基质,并在混合基质内依次交替种植地锦、紫薇、小亚腰葫芦,完成煤矸石山生态的修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80086.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临界电流各向异性的带状超导体
- 下一篇:钣金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