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数字混合互控视频监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0768.2 | 申请日: | 2010-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7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翔;刘惟锦;袁媛;李芳;张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32;H04L2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24 | 代理人: | 岳洁菱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数字混合互控视频监控方法,通过媒体控制服务模块实现消息中转和综合管理,视频转发服务模块转发实时视频流,通信控制服务模块实现多种设备的接入与控制,矩阵通信控制服务ProxyIn模块解析转换矩阵键盘协议,矩阵通信控制服务ProxyOut模块解析转换数字通信协议,综合显示控制模块统一显示和控制模拟视频与数字视频,实现对以视频矩阵为代表的模拟视频矩阵系统和以视频编解码设备为代表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优化整合。本方法架构合理、设计标准统一、应用程度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数字 混合 视频 监控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模拟数字混合互控视频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第一步搭建模拟数字混合互控视频监控系统模拟数字混合互控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媒体控制服务模块、视频转发服务模块、通信控制服务模块、矩阵通信控制服务ProxyIn模块、矩阵通信控制服务ProxyOut模块、综合显示控制模块、视频矩阵、视频编码器、视频解码器、矩阵控制键盘、硬盘录像机、大屏显示设备、摄像机;媒体控制服务模块的功能是实现消息中转和综合管理;通信控制服务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对视频编码器的接入和控制;矩阵通信控制服务ProxyIn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对矩阵键盘协议解析转换;矩阵通信控制服务ProxyOut模块的功能是实现对数字系统协议解析转换;综合显示控制模块的功能是统一显示模拟视频与数字视频;视频矩阵的输出端与视频编码器的输入端连接;视频矩阵的输出端与大屏显示设备的输入端连接;视频解码器的输出端与视频矩阵的输入端连接;矩阵控制键盘与视频矩阵串口连接;摄像机与硬盘录像机视频线连接;第二步媒体控制服务模块实现消息中转和综合管理媒体控制服务模块接收到来自综合显示控制模块发送的调看指令后,根据视频资源种类的不同进行消息中转;媒体控制服务模块将数字视频的转发调看指令发送到本级或下级的视频转发服务模块;将模拟视频的转发调看指令发送给矩阵通信控制服务ProxyOut模块;第三步视频转发服务模块转发实时视频流视频转发服务模块接收媒体控制服务模块的实时视频调阅指令,视频转发服务模块从本级编码器获取视频数据转发至综合显示控制模块;将下级权限内管辖的摄像头的转发调阅指令发送至下级视频转发服务模块;第四步通信控制服务模块实现多种设备的接入与控制通信控制服务模块接收来自媒体控制服务模块的视频聚焦、变倍指令和上、下、左、右视频方位控制指令,通过设备的接口函数实现视频控制功能,同时接收从门禁、消防主机、报警主机、编解码器报警源发送过来的报警信号,并针对不同设备及协议的报警信息进行解析,最后将报警信息转换成统一的标准协议并转发至媒体控制服务模块;第五步矩阵通信控制服务ProxyIn模块解析转换矩阵键盘协议矩阵通信控制服务ProxyIn模块收到矩阵键盘控制指令后完成指令解析转换并通过网络转发至媒体控制服务模块,视频转发服务模块收到来自媒体控制服务模块的指令后将视频流发送到视频解码器的输入端,解码后的模拟视频图像进入视频矩阵的输入端;第六步矩阵通信控制服务ProxyOut模块解析转换数字通信协议矩阵通信控制服务ProxyOut模块收到来自媒体控制服务模块的切换控制模拟视频指令后解析指令并转换为键盘控制指令,再通过网络上的串口网络服务器转发到模拟矩阵的串口从而实现对模拟视频的切换控制;第七步综合显示控制模块统一显示和控制模拟视频与数字视频综合显示控制模块通过树状结构列表统一展示模拟视频与数字视频信息,依据需求发送视频调看指令给媒体控制服务模块,将接收到的视频数据按需求统一显示;依据需求发送视频的聚焦、变倍指令和上、下、左、右方向控制指令给媒体控制服务模块,实现对摄像头的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8076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