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铁——铝金属间化合物为粘结相的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581092.9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5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龙坚战;魏修宇;陆必志;方晴;余怀民;李勇;卢少武;管玉明;蒋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9/08 | 分类号: | C22C29/08;C22C29/10;C22C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咏 |
地址: | 41200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铁——铝金属间化合物为粘结相的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其硬质相为碳化物,粘结相为体积百分比为10%-40%的FeAl或Fe3Al;制备方法依次包括:按FeAl或Fe3Al的成分、将质量百分比为1.69%~19.09%或1.31%~13.75%的Fe2Al5的预合金粉末和2.10%~23.78%或3.23%~33.81%铁粉,再与余量的碳化物粉末球磨混合18~36小时,获得的球磨混合物料经喷雾干燥制备成均匀的混合料粉末,压制成型,压坯在烧结过程中,在1200℃±20℃、真空条件下保温1~2小时,然后经1250℃~1550℃的低压液相烧结,即可得到所述的以铁——铝金属间化合物FeAl或Fe3Al为粘结相的硬质合金,其中FeAl或Fe3Al的体积百分比为10%~40%;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在液相烧结过程中不易产生孔隙且孔隙小,获得的硬质合金强度比较高、耐磨性比较好,抗高温氧化性和抗硫腐蚀优异。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化合物 粘结 硬质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以铁——铝金属间化合物为粘结相的硬质合金,硬质相为碳化物,粘结相为体积百分比为10%‑40%的铁——铝金属间化合物FeAl或Fe3A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81092.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雨刮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扭转梁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