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产功轮胎自动推动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584898.3 | 申请日: | 2010-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9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子龙;许真源 |
主分类号: | B60K25/10 | 分类号: | B60K25/10;B60L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400 广东省汕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产功轮胎自动推动控制系统,包括有车轮、震动机构、导向机构、缓冲机构和传动机构。本发明在车轮上设置有凸纹,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均匀恒定的震动效果,并将这些震动通过减震器传导到弹簧,使弹簧产生伸缩;弹簧伸缩的过程中会带动与之连接的传动杆做功,传动杆进而带动导向机构工作,导向机构将这些不稳定的力转换成同向的力,使其产生恒定均匀的做功效果,之后再经过缓冲机构和传动机构将这些力转换成电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或者直接用于驱动汽车前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产生稳定均衡的震动,并维持这种震动效果,并将其转化成推动汽车前进的推力或为汽车电池充电,以增加电池的续航时间,达到汽车节能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轮胎 自动 推动 控制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车辆产功轮胎自动推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车轮(1),安装在车轮转轴(6)上,所述车轮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凸纹(101);震动机构(2),包括弹簧(201)和减震器(202)、车架(203),上述车轮(1)通过减震器(202)与弹簧(201)连接,弹簧(201)与车架(203)连接;导向机构(3),包括传动杆(301)、连杆(305)、连接块(306)、右连杆(307)、左连杆(308)、右传动齿条(309)、左传动齿条(310)、中轴(311)、传动齿轮(314)、导向从动轮(318)和导向主动轮(319),所述传动杆(301)上设置有固定在车架(203)上的第一支点(302)、与弹簧(201)连接的第二支点(303)、以及与连杆(305)连接的第三支点(304),且传动杆(301)通过连杆(305)与连接块(306)连接,连接块(306)上固定设置有右连杆(307)、左连杆(308),所述右连杆(307)与右传动齿条(309)连接,左连杆(308)与左传动齿条(310)连接,且右传动齿条(309)、左传动齿条(310)的外侧均匀设置有齿条齿(316),通过该齿条齿(316)与传动齿轮(314)啮合,传动齿轮(314)轴心固定安装有齿轮轴(315),该齿轮轴(315)与导向从动轮(318)连接,所述导向从动轮(318)与导向主动轮(319)啮合连接;缓冲机构(4),包括离合片(401)、卷曲钢片(402)、滑轮(403)和分支连杆(404),所述离合片(401)、卷曲钢片(402)与导向主动轮(319)固定安装在同一转轴上,且卷曲钢片(402)四周安装有滑轮(403),该滑轮(403)与分支连杆(404)连接;传动机构(5),包括主轴连杆(501)、第一传动轮(502)、传动带(503)、第二传动轮(504)和控制器(505),所述主轴连杆(501)与分支连杆(404)连接,且主轴连杆(50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传动轮(502),所述第一传动轮(502)通过传动带(503)与安装在车轮转轴(6)上的第二传动轮(504)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子龙;许真源,未经许子龙;许真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58489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