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杨梅组织培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3448.4 | 申请日: | 201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9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波;戚行江;求盈盈;郑锡良;项康华;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沈伾伾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梅组织培养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1)培养基的配制;(2)杨梅无菌苗的培养等步骤。本发明针对杨梅枝条的特点,提出了独突、高效的灭菌方法,使杨梅外植体污染率由改进前的80~90%降低为40~50%,从而成功建立起杨梅无菌苗的培养体系,有效突破了杨梅组织培养中外植体污染率高的技术障碍,为现行杨梅生产栽培品种的改良奠定了技术基础。本发明可在杨梅品种改良研究与优良品种的快速繁育中推广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杨梅 组织培养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杨梅组织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1)培养基的配制,包括基本培养基和各阶段培养基的组分及各组分在每升培养基中所含重量为:1)基本培养基:其中,初始诱导、芽伸长和增殖以WPM为基本培养基,该培养基中蔗糖为30 g/L,琼脂粉为6~7 g/L,pH为5.6~5.8;生根以1/2 MS为基本培养基,该培养基中蔗糖为20 g/L,琼脂粉为6 g/L,pH为5.6;2)初始诱导培养基Y1:WPM+6‑BA 0~0.1 mg/L+NAA 0~0.02 mg/L+PVP 0.8~1.0 g/L;3)新芽伸长及增殖培养基Y2:WPM+6‑BA 0.5 mg/L+NAA 0.4~0.5 mg/L+GA3 0.3~0.4 mg/L+PVP 0.8~1.0 g/L;4)生根培养基Y3:1/2 MS+IBA 0.5 mg/L,pH为5.6;(2)杨梅无菌苗的培养:1)外植体的选择及灭菌:以当年新生直径3~4 mm的杨梅枝条为外植体,剪去叶片、插入清水瓶中在室内养护1~2 d后,以自然水冲洗10~20 min,并将该枝条剪成2~3 cm的茎段;在超净工作台上先将茎段在其3倍体积的70%酒精中浸泡、摇动25~30 s;倒去酒精并用灭菌水冲洗2~3遍后,再在其3倍体积的0.1%升汞溶液中浸泡、摇动灭菌7~8 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5~7遍,并用灭菌剪刀将茎段两端各剪去1~2 mm组织后,备用;2)初始诱导培养:将灭菌后外植体茎段按末端向下插入初始诱导培养基Y1中,在22~26 ℃、光强2000~3000 Lx、光照12 h/d条件下进行初始培养;培养3~5 d后将其中未污染的外植体茎段转接到新的Y1培养基中,并继续培养10~15 d至新芽长出;3)新芽伸长培养:将长出新芽的外植体茎段剪去发黑端部后转插入Y2培养基中进行新芽伸长培养,在22~26 ℃、光强2000~3000 Lx、光照12 h/d条件下培养14~21 d,至新芽伸长到≧0.5 cm; 4)增殖培养:将步骤3)新芽剪下并转接到Y2培养基中,在22~26℃、光强2000~3000 Lx、光照12 h/d条件下进行增殖培养28~30 d,至新芽长出并伸长到1 cm以上;5)生根培养:将步骤4)长至1 cm以上的新芽剪下,并剪去末端叶片后转接到生根培养基Y3,在22~26 ℃、光强2000~3000 Lx、光照12 h/d条件下培养,14~17 d后陆续长出新根即成杨梅组培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0344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钢管冷拔模具改进及其冷拔工艺
- 下一篇:染色体畸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