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柔性本体送进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06803.3 | 申请日: | 2010-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9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章亚男;徐草;沈林勇;钱晋武;余见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8/06 | 分类号: | B25J18/06;B25J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柔性本体送进方法。本方法所使用的装置包括“头部拉进机构”和“尾部推进机构”,两机构之间相互配合,以“前拉后推”的方式进行送进任务。本发明能有效地提高柔性本体在狭小空间中的送进效果,其操作简单,适于废墟搜救及管道探测等应用。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柔性 本体 送进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柔性本体送进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一个头部拉进机构(2)和一个尾部推进机构(4)安装于同一根柔性本体(3)之上,利用尾部推进机构(4)与头部拉进机构(2)相结合的“前拉后推”方式,实现柔性本体(3)的长距离间断式送进;操作步骤是:A.先将头部拉进机构(2)和尾部推进机构(4)安装到柔性本体(3)之上,其中头部拉进机构(2)与柔性本体(3)成松配合,使柔性本体(3)可顺利通过该头部拉进机构(2),且该头部拉进机构不会随柔性本体(3)运动,而尾部推进机构(4)与柔性本体(3)之间成紧配合,使该尾部推进机构(4)利用摩擦力驱动柔性本体(3)前进与后退;B.然后单独启动尾部推进机构(4)将柔性本体(3)推进至死点状态,此后停止尾部推进机构(4)的驱动;C.随后拧紧头部拉进机构(2)使其与柔性本体(3)紧配合,启动使该头部拉进机构(2)沿柔性本体(3)向柔性本体(3)头部(1)运动;D.到达头部(1)后立即反向沿柔性本体(3)后退,至头部拉进机构(2)的支脚(7)碰到障碍物(6)后自动张开;E.该支脚(6)张开至极限位置后头部拉进机构(2)获得稳定支撑点并自动停止后退运动,随后柔性本体(3)在头部拉进机构(2)的驱动下继续前进;F.操作者当获知柔性本体(3)继续前进之后,再次启动尾部推进机构(4),此后柔性本体(3)在头部拉进机构(2)和尾部推进机构(4)的共同作用下成“前拉后推”式继续前进;G.柔性本体(3)前进至遇到下一个死点后,停止头部拉进机构(2)和尾部推进机构(4)的驱动;H.然后单独启动头部拉进机构(2),使其沿柔性本体(3)前进至头部(1);
然后重复以上步骤
至步骤
,间断式实现柔性本体(3)的长距离送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0680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基因芯片的倍数法差异基因筛选控制方法
- 下一篇:过压放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