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二级压力缓冲保护功能的平衡阀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10137.0 | 申请日: | 201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94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30 |
发明(设计)人: | 任战平;石宇东;杨虎;刘世亮;徐世伟;史东明;孟庆莲;尹志红;王学敏;符磊;堵利宾;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2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带二级压力缓冲保护功能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该平衡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第一过滤塞(1)、第一节流阀(2)、梭阀(3)、顺序阀(4)、第一单向阀(5)、第二节流阀(6)、减压阀(7)、液控换向阀(8)、溢流阀(9)、远程液控压力补偿溢流阀(10)、第三节流阀(11)、第二过滤塞(12)、第二单向阀(13)、第四节流阀(14)、单向平衡阀(15)、单向平衡阀(15)所包含的第三单向阀(15-1)、单向平衡阀(15)所包含的外控溢流阀(15-2)、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连通阀体第一油口(V1)与第二油口(C1)的第一主油路(V1-C1)、连通阀体第三油口(V2)与第四油口(C2)的第二主油路(V2-C2)和相关油路组成。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级 压力 缓冲 保护 功能 平衡 | ||
【主权项】:
一种带二级压力缓冲保护功能的平衡阀,其特征在于:该平衡阀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第一过滤塞(1)、第一节流阀(2)、梭阀(3)、顺序阀(4)、第一单向阀(5)、第二节流阀(6)、减压阀(7)、液控换向阀(8)、溢流阀(9)、远程液控压力补偿溢流阀(10)、第三节流阀(11)、第二过滤塞(12)、第二单向阀(13)、第四节流阀(14)、由第三单向阀(15‑1)和外控溢流阀(15‑2)组成的单向平衡阀(15)、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连通阀体第一油口(V1)与第二油口(C1)的第一主油路(V1‑C1)、连通阀体第三油口(V2)与第四油口(C2)的第二主油路(V2‑C2)和相关油路组成;其中:a、所述梭阀(3)设置在第一主油路(V1‑C1)与第二主油路(V2‑C2)之间,且靠近第一油口(V1)、第三油口(V2)的位置,所述梭阀的一侧进油口与阀体的第一油口(V1)相连通、另一侧进油口与阀体的第三油口(V2)相连通,梭阀(3)的出油口通过设置在阀体内的油道(A‑B)与减压阀(7)的进油口相连通;b、所述减压阀(7)的溢流口和弹簧腔排油口通过设置在阀体内的油道与阀体第五油口(T)相连通,减压阀(7)的出油口通过设置在阀体内的油道与液控换向阀(8)的进油口和液控口(H)相连通;c、所述液控换向阀(8)的出油口与阀体第六油口(BR)相连通,液控换向阀(8)的回油口和弹簧腔排油口通过设置在阀体内的油道与阀体第五油口(T)相连通;d、所述远程液控压力补偿溢流阀(10)的出油口与第一主油路(V1‑C1)交汇连通,连通点(p)介于第四节流阀(14)与第一主油路(V1‑C1)连通点(h)和梭阀(3)与第一主油路连通点(a)之间,进油口与第二主油路(V2‑C2)交汇连通,交汇连通点(q)介于单向平衡阀(15)第一主油口(F)与第二主油路连通点和梭阀(3)与第二主油路连通点(b)之间,并与第三油口(V2)相连通;e、第一过滤塞(1)的一侧油口与第二主油路(V2‑C2)连通,连通点(e)介于远程液控压力补偿溢流阀进油口与第二主油路(V2‑C2)交汇连通点(q)和梭阀(3)与第二主油路连通点(b)之间,另一侧油口与第一节流阀(2)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阀(2)出油口与顺序阀(4)的进油口连通,顺序阀(4)的出油口与第二节流阀(6)的进油口连通,第二节流阀(6)的出油口经阀体内部油道(D‑E)与远程液控压力补偿溢流阀(10)的压力控制油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5)的进油口与第二节流阀(6)的出油口交汇连通,并经阀体内部油道(D‑E)与远程液控压力补偿溢流阀(10)的压力控制油口相连通;第一单向阀(5)的出油口连接在第一过滤塞(1)与第一节流阀(2)间的阀体内部油道且相连通,并通过第一过滤塞(1)与第三油口(V2)相连通;f、所述溢流阀(9)的进油口与第二主油路(V2‑C2)交汇连通,出油口与第一主油路(V1‑C1)交汇连通,溢流阀(9)的控制油路通过依次连接的第三节流阀(11)、第二过滤塞(12)与第二主油路(V2‑C2)交汇连通,连通点(o)介于溢流阀(9)的进油口与第二主油路(V2‑C2)交汇连通点(n)与第四油口(C2)之间的第二主油路(V2‑C2)上;其中溢流阀(9)的进油口与第二主油路(V2‑C2)交汇连通点介于第二过滤塞(12)与第二主油路(V2‑C2)交汇连通点和所述单向平衡阀(15)的第二主油口(G)与第二主油路连通点之间;溢流阀(9)的出油口与第一主油路(V1‑C1)交汇连通点介于第二油口(C1)和所述第四节流阀(14)的出油口与第一主油路(V1‑C1)交汇连通点(h)之间;g、所述单向平衡阀(15)以串联的方式设置在第二主油路(V2‑C2)间,其中单向平衡阀(15)的第一主油口(F)与阀体的第三油口(V2)相连通,单向平衡阀(15)的第二主油口(G)与阀体的第四油口(C2)相连通,单向平衡阀(15)的压力控制油口(J)与所述第四节流阀(14)的进油口相连通,第四节流阀(14)的出油口与第一主油路(V1‑C1)交汇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13)与第四节流阀(14)以并联的方式设置;所述单向平衡阀(15)由第三单向阀(15‑1)与外控溢流阀(15‑2)以并联的方式组成,所述第三单向阀(15‑1)的进油口与外控溢流阀(15‑2)下方油口交汇连通,并通过内部油道(F‑V2)与第三油口(V2)连通,所述第三单向阀(15‑1)的出油口与外控溢流阀(15‑2)上方油口交汇连通并通过内部油道(G‑C2)与第四油口(C2)相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1013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