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锈斑蟳养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622097.1 | 申请日: | 201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62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廖永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44203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25 广东省湛江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锈斑蟳养殖的方法,选择有进排水系统的池塘,经清淤、晒塘、消毒、发塘,将锈斑蟳苗运至养殖区,蟹苗养殖期间,通过交换养殖池水体或开充氧机控制溶解氧、氨氮浓度、亚硝酸盐氮浓度;控制在pH值6-9,盐度15-45,温度20-30℃;以冰鲜小杂鱼或低值贝类、活低值贝类及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幼蟹,10克以下幼蟹,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10-20%;10-20克蟹,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8-15%;20克以上蟹,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3-10%;每天投饵3次,早少晚多;根据蟹体的大小,在养殖池里添加防残杀设施,提高蜕壳成功率,从而提高养殖蟹存活率;蟹体重达100-250克以上,即可捕捞上市。本发明提高锈斑蟳存活率,提高养殖产量和商品蟹规格,尽可能缩短养殖周期,提高锈斑蟳养殖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锈斑 养殖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锈斑蟳养殖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选择沙质或泥沙质养殖池塘,养殖池面积1‑20亩,水深1.5‑3.5米,有良好的进排水系统;清淤、晒塘后,进水0.5‑1.5米,用漂白粉或茶麸或石灰清塘消毒,待池水无毒后,进水1.5‑3.5米发塘,保持水体透明度小于60厘米;将锈斑蟳苗运至养殖区,经蟹苗适应养殖池水体后,每亩布苗1000‑5000只;养殖期间,通过交换养殖池水体或开充氧机控制溶解氧≥4mg/L,氨氮浓度≤4mg/L,亚硝酸盐氮浓度≤4mg/L;其它环境因子,控制在pH值6‑9,盐度15‑45,温度20‑30℃;以冰鲜小杂鱼或低值贝类、活低值贝类及人工配合饲料投喂幼蟹,10克以下幼蟹,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10‑20%;10‑20克蟹,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8‑15%;20克以上蟹,日投饵量为蟹体重的3‑10%;每天投饵3次,早少晚多;根据蟹体的大小,在养殖池里添加防残杀设施,提高蜕壳成功率,从而提高养殖蟹存活率;蟹体重达100‑250克以上,即可捕捞上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622097.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杀菌保鲜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雨废水自动绿化浇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