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热式钢锭预热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014428.9 | 申请日: | 2010-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8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锻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70 | 分类号: | C21D9/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21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式钢锭预热系统,由预热炉本体(1)、蓄热式热交换系(2)、管网系(3)、热交换控制系(4)构成。其特征在于钢锭加热炉(6)内的热烟气经过管网系(3)加热蓄热式热交换系(2)内的蓄热体(22),蓄热体(22)加热后预热介质空气,介质空气进入预热炉本体(1),对钢锭进行预热。该蓄热式钢锭预热系统使钢锭在进入加热炉前,充分利用加热炉烟气余热,将钢锭预先加热到一个较高温度,缩短了钢锭在加入炉内的加热时间,有效地提高了产能和工作效率;减少了煤气的消耗,提高了煤气发生炉的利用率;缩短了钢锭在加热炉内直接接触高温火焰的时间,减少了钢锭的高温氧化,降低了氧化烧损,提高了锻件成材率和质量,同时降低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钢锭 预热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蓄热式钢锭预热系统,由预热炉本体(1)、蓄热式热交换系(2)、管网系(3)、热交换控制系(4)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热炉本体(1)由炉墙(11)、炉底垫铁(12)、炉盖(13)组成,炉墙(11)分工作层(111)和保温层(112)两层,工作层(111)采用红砖砌筑,保温层(112)设于工作层内侧,采用硅酸铝耐火纤维构成,炉体的下部设进气口(14),上部设出气口(15);炉底垫铁(12)设于预热炉本体(1)底层,采用废钢锭压制;炉盖(13)采用钢结构框架,炉盖(13)底部衬有硅酸铝耐火纤维(13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锻压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锻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01442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头一次成型顺送模具
- 下一篇:双级磁力辊磁选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