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0894.7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5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安;吴东璟;张智超;陈松升;李军明;蔡易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0;H01L3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改良结构,包括承座、第一、二导电架、发光芯片、绝缘胶以及稳压二极管。承座具有基底和反射杯,基底的内底面设有第一、二凹部;第一、二导电架分别设置于第一、二凹部内;绝缘胶设置于第二凹部内的内底面上;发光芯片设置于第一导电架上,且发光芯片的两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二导电架;稳压二极管设置于绝缘胶上,且稳压二极管的两电极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二导电架。藉以,使稳压二极管等同被埋入于承座的第二凹部内,而既能利用稳压二极管来保护发光芯片免于受到静电放电影响,又能将光被稳压二极管吸收掉的比例给降至最低。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改良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发光二极管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承座,具有一基底和一形成于该基底上的反射杯,该基底的内底面设有一第一凹部和一第二凹部;一第一导电架,设置于该第一凹部内;一第二导电架,设置于该第二凹部内;一绝缘胶,设置于该第二凹部内的内底面上;一发光芯片,设置于该第一导电架上,该发光芯片的两电极分别与第一、二导电架电性连接在一起;以及一稳压二极管,设置于该绝缘胶上,该稳压二极管的两电极分别与第一、二导电架电性连接在一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贝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110894.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保温包
- 下一篇:一种自动施胶机的悬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