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织小提花布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24926.6 | 申请日: | 2010-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0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嘉麻棉(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赵燕棣 |
地址: | 21303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交织小提花布,包括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为若干个单元组织结构,每个单元组织结构的经线包括二十四根经线,纬线包括六根纬线,所述的经线为单根纱线,纬线为纱线,所述二十四根经线和六根纬线相互交织为若干个单元组织结构组成的布面呈外表美观的棱形网状图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美观和环保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织 提花 | ||
【主权项】:
一种交织小提花布,包括经线(1)和纬线(2),经线(1)和纬线(2)相互交织为若干个单元组织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组织结构的经线(1)包括第一经线(1 1)、第二经线(1 2)、第三经线(1 3)、第四经线(1 4)、第五经线(1 5)、第六经线(1 6)、第七经线(1 7)、第八经线(1 8)、第九经线(1 9)、第十经线(1 10)、第十一经线(1 11)、第十二经线(1 12)、第十三经线(1 13)、第十四经线(1 14)、第十五经线(1 15)、第十六经线(1 16)、第十七经线(1 17)、第十八经线(1 18)、第十九经线(1 19)、第二十经线(1 20)、第二十一经线(1 21)、第二十二经线(1 22)、第二十三经线(1 23)、第二十四经线(1 24),纬线(2)包括第一纬线(2 1)、第二纬线(2 2)、第三纬线(2 3)、第四纬线(2 4)、第五纬线(2 5)、第六纬线(2 6),经线(1)和纬线(2)交织后其位置如下:a、第一经线(1 1)和第二经线(1 2)与纬线(2)交织后,第一经线(1 1)和第二经线(1 2)并排布置,且分别位于跨第一纬线(2 1)、第二纬线(2 2)、第三纬线(2 3)、第四纬线(2 4)和第五纬线(2 5)之上,落第六纬线(2 6)之下;b、第三经线(1 3)与纬线(2)交织后,位于落第一纬线(2 1)、第二纬线(2 2)、第三纬线(2 3)、第四纬线(2 4)和第五纬线(2 5)之下,跨第六纬线(2 6)之上;c、第四经线(1 4)和第五经线(1 5)与纬线(2)交织后,第四经线(1 4)和第五经线(1 5)并排布置,且分别位于跨第一纬线(2 1)、第二纬线(2 2)、第三纬线(2 3)、第四纬线(2 4)和第五纬线(2 5)之上,落第六纬线(2 6)之下;d、第六经线(1 6)与纬线(2)交织后,位于落第一纬线(2 1)、第二纬线(2 2)之下,跨第三纬线(2 3)之上,落第四纬线(2 4)和第五纬线(2 5)之下,跨第六纬线(2 6)之上;e、第七经线(1 7)和第八经线(1 8)与纬线(2)交织后,第七经线(1 7)和第八经线(1 8)并排布置,且分别位于跨第一纬线(2 1)、第二纬线(2 2)、第三纬线(2 3)、第四纬线(2 4)和第五纬线(2 5)之上,落第六纬线(2 6)之下;f、第九经线(1 9)与纬线(2)交织后,位于落第一纬线(2 1)、第二纬线(2 2)、第三纬线(2 3)、第四纬线(2 4)和第五纬线(2 5)之下,跨第六纬线(2 6)之上;g、第十经线(1 10)和第十一经线(1 11)与纬线(2)交织后,第十 经线(1 10)和第十一经线(1 11)并排布置,且分别位于跨第一纬线(2 1)、第二纬线(2 2)、第三纬线(2 3)、第四纬线(2 4)和第五纬线(2 5)之上,落第六纬线(2 6)之下;h、第十二经线(1 12)与纬线(2)交织后,位于落第一纬线(2 1)、第二纬线(2 2)之下,跨第三纬线(2 3)之上,落第四纬线(2 4)和第五纬线(2 5)之下,跨第六纬线(2 6)之上;i、第十三经线(1 13)和第十四经线(1 14)与纬线(2)交织后,第十三经线(1 13)和第十四经线(1 14)并排布置,且分别位于跨第一纬线(2 1)和第二纬线(2 2)之上,落第三纬线(2 3)之下,跨第四纬线(2 4)、第五纬线(2 5)和第六纬线(2 6)之上;j、第十五经线(1 15)与纬线(2)交织后,位于落第一纬线(2 1)和第二纬线(2 2)之下,跨第三纬线(2 3)之上,落第四纬线(2 4)、第五纬线(2 5)和第六纬线(2 6)之下;k、第十六经线(1 16)和第十七经线(1 17)与纬线(2)交织后,第十六经线(1 16)和第十七经线(1 17)并排布置,且分别位于跨第一纬线(2 1)和第二纬线(2 2)之上,落第三纬线(2 3)之下,跨第四纬线(2 4)、第五纬线(2 5)和第六纬线(2 6)之上;l、第十八经线(1 18)与纬线(2)交织后,位于落第一纬线(2 1)和第二纬线(2 2)之下,跨第三纬线(2 3)之上,落第四纬线(2 4)、第五纬线(2 5)和第六纬线(2 6)之下;m、第十九经线(1 19)和第二十经线(1 20)与纬线(2)交织后,第十九经线(1 19)和第二十经线(1 20)并排布置,且分别位于跨第一纬线(2 1)和第二纬线(2 2)之上,落第三纬线(2 3)之下,跨第四纬线(2 4)、第五纬线(2 5)和第六纬线(2 6)之上;n、第二十一经线(1 21)与纬线(2)交织后,位于落第一纬线(2 1)和第二纬线(2 2)之下,跨第三纬线(2 3)之上,落第四纬线(2 4)、第五纬线(2 5)和第六纬线(2 6)之下;o、第二十二经线(1 22)和第二十三经线(1 23)与纬线(2)交织后,第二十二经线(1 22)和第二十三经线(1 23)并排布置,且分别位于跨第一纬线(2 1)和第二纬线(2 2)之上,落第三纬线(2 3)之下,跨第四纬线(2 4)、第五纬线(2 5)和第六纬线(2 6)之上;p、第二十四经线(1 24)与纬线(2)交织后,位于落第一纬线(2 1)和第二纬线(2 2)之下,跨第三纬线(2 3)之上,落第四纬线(2 4)、第五纬线(2 5)和第六纬线(2 6)之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嘉麻棉(常州)有限公司,未经东嘉麻棉(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22492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璃纤维布生产浸润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解槽的多功能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