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变通道超细晶铜铝线材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4100.2 | 申请日: | 2010-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62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汪程鹏;李付国;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1/02 | 分类号: | B21C1/02;B21C1/12;B21C3/02;B21C9/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制备变通道超细晶铜铝线材的装置,包括模具、导向轮(1)、换向轮(10)、加热冷却组件和拉拔组件;模具由模芯(8)和模套(4)组成;加热冷却组件包括热电偶(6)、加热电阻丝(9)、冷却水套(7)、陶瓷套(5)、温控仪(11);拉拔组件包括电动机(12)、贮丝筒(14)和涨紧轮(13);使用时调节温度和拉拔速度及方向,对铜铝线材(2)往复多道次拉拔,完成超细晶材料的制备。本实用新型能够细化金属晶粒,提高成形件的力学性能,改善变形织构,不仅能够应用于微塑性成形超细晶材料的制备,还能够应用于线材拉拔成形的科研和生产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通道 超细晶铜铝 线材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制备变通道超细晶铜铝线材的装置,包括模具、导向轮(1)、换向轮(10)、加热冷却组件和拉拔组件;其特征在于,I.模具由模芯(8)和模套(4)组成;模套(4)的内径等同于模芯(8)的外径;模芯(8)是分为两瓣的中空圆柱体,其内腔为一由圆截面变为椭圆截面、再由椭圆截面变为圆截面的圆滑过渡变截面形状的型腔;模芯(8)固定在模套(4)内;II.模芯(8)的型腔分为第一引导段(A)、变形段(C)和第二引导段(B);模芯(8)型腔的第一引导段(A)为圆形变直径的通道,该段端面处内圆的直径为1.1倍铜铝线材(2)直径,与变形段(C)相邻处的内圆直径为等同于铜铝线材直径;第一引导段A的长度为0.5倍铜铝线材(2)直径;变形段(C)的型腔为变截面,包括圆 椭圆过渡通道(15)、椭圆转角过渡通道(16)和椭圆 圆过渡通道(17),其中,a.圆 椭圆过渡通道(15)与第一引导段(A)相接;圆 椭圆过渡通道(15)型腔的截面由第一引导段(A)的圆形逐渐光滑过渡为椭圆形,并且圆 椭圆过渡通道(15)型腔的椭圆形截面的面积等同于圆形截面的面积;圆 椭圆过渡通道(15)椭圆形截面的长短轴之比为1.4∶1~1.8∶1,长度为0.5~0.8倍铜铝线材(2)直径;b.椭圆转角过渡通道(16)一端与圆 椭圆过渡通道(15)相接,另一端与椭圆 圆过渡通道(17)相接;椭圆转角过渡通道(16)型腔的截面为椭圆形,并且该椭圆转角过渡通道(16)的椭圆形型腔绕模芯(8)中心轴线光滑扭转,使椭圆转角过渡通道(16)两端的椭圆形截面旋转60~90°;椭圆转角过渡通道(16)的长度为0.8~1倍铜铝线材(2)直径;c.椭圆 圆过渡通道(17)与第二引导段(B)相接;椭圆 圆过渡通道(17)型腔的截面由椭圆转角过渡通道(16)的截面椭圆形逐渐光滑过渡为第二引导段A的圆形,并且圆形截面的面积等同于椭圆 圆过渡通道(17)型腔的椭圆形截面的面积;长度为0.5~0.8倍铜铝线材(2)直径;d.模芯(8)型腔的第二引导段(B)为圆形变直径的通道,该段端面处内圆的直径为1.1倍铜铝线材(2)直径,与变形段(C)相邻处的内圆直径等同于铜铝线材(2)直径;第二引导段(B)的长度为0.5倍铜铝线材(2)直径;III.加热冷却组件包括3片热电偶(6)、加热电阻丝(9)、冷却水套(7)、陶瓷套(5)、温控仪(11);模具位于陶瓷套(5)内;陶瓷套(5)位于冷却水套(7)内; 温控仪(11)的两端通过导线分别与模具的模套(4)的两端连接;3片热电偶(6)分别镶嵌在模套(4)壳体两端及中间的内表面;Ⅳ.拉拔组件包括电动机(12)、贮丝筒(14)和两个涨紧轮(13);贮丝筒(14)安装在电动机(12)主轴上,两个涨紧轮(13)分别位于贮丝筒(14)两侧;Ⅴ.铜铝线材(2)通过贮丝筒(14)经该贮丝筒(14)一侧的涨紧轮(13)、换向轮(10)和导向轮(1),穿过模芯(8),再经贮丝筒(14)另一侧的导向轮(1)、换向轮(10)和涨紧轮(13),回到贮丝筒(14),形成一封闭的金属丝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57410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助力转向器中小齿轮轴的挤压凸模
- 下一篇:一种用于七辊矫直机的吸尘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