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卧式秸秆调质处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76350.X | 申请日: | 2010-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8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哲;董欣;王德福;李紫辉;刘立意;张影微;张鸿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82/00 | 分类号: | A01D8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卧式秸秆调质处理装置属于农副产品加工设备;在机架上固装前支架和后支架移动操纵总成,后支架可移动地安装机架上,由固定横梁、浮动横梁、定位导柱、弹簧导柱、压力弹簧及连接导柱构成的浮动压下装置分别配装在前、后支架上侧部,在前支架上配置上、下压扁辊,上、下揉搓压扁辊配置在后支架上,固装在底座上的第一电机通过齿轮、万向联轴器与上、下压扁辊连接,吊挂固装在后支架下侧部的第二电机通过链轮、链条与上揉搓压扁辊连接,吊挂固装在后支架下侧部上的第三电机通过链条驱动下揉搓压扁辊转动;本装置实现了对大宗整株作物秸秆的二次压扁、揉搓、折弯、裂皮、破节连续作业,工作可靠、作业效率高、作业质量好。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秸秆 处理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卧式秸秆调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上部从前至后依次配置前支架(2)和后支架(9);前支架(2)固定在机架(1)上,后支架(9)可前后调节移动地安装在机架(1)上;在前支架(2)上定位安装下压扁辊(3),上压扁辊(4)可上下浮动地配置在前支架(2)内侧,且位于下压扁辊(3)上方,上压扁辊(4)的轴线与下压扁辊(3)的轴线平行;在后支架(9)上从上至下轴线平行的配置上揉搓压扁辊(10)和下揉搓压扁辊(17),其中上揉搓压扁辊(10)可上下浮动地配置在后支架(9)内侧,下揉搓压扁辊(10)定位安装在后支架(9)上;在前支架(3)和后支架(9)上端部上分别安装固定横梁(5),浮动横梁(25)配置在固定横梁(5)下方,连接导柱(26)上侧部可上下浮动地插配在固定横梁(5)上,连接导柱(26)下侧部与浮动横梁(25)连接,在固定横梁(5)上位于连接导柱(26)两侧部位处可上下移动地对应配装弹簧导柱(7)和定位导柱(6),弹簧导柱(7)和定位导柱(6)的下端与浮动横梁(25)连接,压力弹簧(8)套装在弹簧导柱(7)上,压力弹簧(8)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固定横梁(5)和浮动横梁(25)接触配合,前支架(2)上的浮动横梁(25)两侧部位与上压扁辊(3)上的轴承座(24)连接,后支架(9)上的浮动横梁(25)两侧部位与上揉搓压扁辊(10)上的轴承座(24)连接;后支架移动操纵总成(13)安装在机架(1)后侧部位上,且与后支架(9)连接;在后支架(9)下端部位上吊挂安装第二电机(15)和第三电机(27),第一链条(14)套装在第二电机(15)的主动链轮(16)和上揉搓压扁辊(10)的从动链轮(11)上,将其连接;第二链条(28)套装在第三电机(27)电机轴链轮与下揉搓压扁辊(17)链轮上将其连接;在机架(1)侧部配置底座(18),第一电机(19)固装在底座(18)上,上万向联轴器(22)的外侧部可转动地插配在底座(18)上,其里侧部与上压扁辊(4)连接;下万向联轴器(23)的外侧部可转动地插配在底座(18)上,且与第一电机(19)电机轴连接,下万向联轴器(23)里侧部与下压扁辊(3)连接;在上万向联轴器(22)外侧部位上固装从动齿轮(21),在第一电机(19)电机轴部位上固装主动齿轮(20),主动齿轮(20)与从动齿轮(21)啮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576350.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