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冰装置水循环系统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594743.3 | 申请日: | 2010-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44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勇;石翔;章学平;吕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冰宝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02 | 分类号: | F25D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王月珍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普陀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蓄冰装置水循环系统的结构,涉及蓄冰装置的结构,解决现有蓄冰装置出入口位置的冰厚度不均匀的问题,本水循环系统是在蓄冰槽内用数块隔板组成迷宫式数个隔间;在蓄冰槽外置放一个循环泵,循环泵的入水口与蓄冰槽出水孔连通,循环泵的出水口与蓄冰槽槽体内连通。本实用新型将蓄冰装置内的盘管用隔板隔成迷宫式数个隔间,配以一水循环水泵,将水上下导流循环于各个隔间内,如此可以以极少的动力泵构成一动态冰水循环水流,蓄冰时盘管内的乙二醇溶液与盘管外的冰水形成对流穿热,使蓄冰装置出入口位置之间的结冰厚度均匀,并使槽体顶部的冷水与槽体内部热水混合,加速槽内浮冰的融化,使蓄冰装置内的蓄冷量完全发挥。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水循环 系统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蓄冰装置水循环系统的结构,所述蓄冰装置由蓄冰槽(1)及置于蓄冰槽(1)内的盘管(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系统的结构为:在蓄冰槽(1)内的槽体底部及槽体两侧面固定数块第一隔板(31),第一隔板(31)与槽体顶部有一间距;在每两块第一隔板(31)之间的槽体两侧面固定一块第二隔板(32),第二隔板(32)与槽体顶部及底部均有一间距;蓄冰槽(1)槽体内由数块第一隔板(31)与数块第二隔板(32)组成迷宫式数个隔间;在蓄冰槽(1)外置放一个循环泵(4),循环泵(4)的入水口通过入水管(51)连接到蓄冰槽(1)下部的出水孔(11),循环泵(4)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52)穿过蓄冰槽(1)进入蓄冰槽1的槽体顶部与蓄冰槽(1)槽体内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冰宝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冰宝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59474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循环水气分离节能锥顶烘箱
- 下一篇:一种适应超低负荷稳定运行的冷水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