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视场数字全息图记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599373.2 | 申请日: | 2010-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4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李勇;金洪震;金伟民;马利红;张可;陈海云;邓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11B7/0065 | 分类号: | G11B7/0065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程皓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视场数字全息图记录装置。其构成包括:光路系统、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三大部分,光路系统由激光器LD、反射镜M2、分束镜BS1、分束镜BS2、凸透镜L1、矩形孔滤波器SF、凸透镜L2、分束镜BS3、二维移动平台P所构成,分束镜BS2、凸透镜L1、矩形孔滤波器SF、凸透镜L2、分束镜BS3、光电转换器CCD依次排列设置,矩形孔滤波器SF、凸透镜L2、分束镜BS3是连接在二维移动平台P上。此技术和装置不但解决了数字再现物体视角受到记录器件分辨率限制的问题,还可以应用到显微数字全息测量领域中以得到微观物体的全局信息,实现在数字全息中扩大测量面积的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视场 数字 全息图 记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采用空间频谱拼接的大视场数字全息图记录装置,包括光路系统、图像数据采集器、计算机三大部分,其特征在于:光路系统由激光器LD、反射镜M2、分束镜BS1、分束镜BS2、凸透镜L1、矩形孔滤波器SF、凸透镜L2、分束镜BS3、二维移动平台P所构成,分束镜BS2、凸透镜L1、矩形孔滤波器SF、凸透镜L2、分束镜BS3、光电转换器CCD依次排列设置,矩形孔滤波器SF、凸透镜L2、分束镜BS3是连接在二维移动平台P上的,激光器LD发出激光束投向分束镜BS1产生两束激光束,其中激光束1经分束镜BS2反射照射到待测物体上,其反射光再经分束镜BS2后被透镜L1傅立叶变换到空间频率域,部分空间频谱穿过矩形孔滤波器SF,再经过透镜L2到达分束镜BS3,而激光束2经过反射镜M2投向分束镜BS3,两束光在光电转换器CCD1表面干涉形成全息图,并被光电转换器接收,经模数转换得到数字全息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59937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大液晶显示屏的电解水机
- 下一篇:可重复添加固体烟油雾化器